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ocx
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一、引言
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IschemicLeukoaraiosis,ILA)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与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和血管性痴呆(VaD)等认知功能下降的疾病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中血小板、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了某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为:年龄≥45岁,有完整的血常规及认知功能评估数据。排除标准为: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的患者。
根据血常规结果,提取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并计算血小板/淋巴细胞(PLT/LYM)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LYM)比值。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
三、结果
1.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120例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为(65.3±8.2)岁。患者的血常规及MoCA评分等指标详见表1。
表1:患者人口学及临床特征
|项目|数值|
|||
|平均年龄|65.3±8.2岁|
|男性比例|70%(70/120)|
|血小板计数|(238.4±53.2)×109/L|
|淋巴细胞计数|(1.7±0.5)×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5.3±1.8)×109/L|
|PLT/LYM比值|149.5±36.7|
|NEU/LYM比值|3.3±1.2|
|MoCA评分|(24.6±3.8)分|
2.PLT/LYM、NEU/LYM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PLT/LYM比值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421,P0.01),即PLT/LYM比值越高,MoCA评分越低,认知功能越差。而NEU/LYM比值与MoCA评分无显著相关性(r=0.187,P0.05)。此外,淋巴细胞计数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314,P0.05),即淋巴细胞计数越高,MoCA评分越高,认知功能相对较好。
3.分组分析
根据PLT/LYM比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高PLT/LYM组和低PLT/LY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及其他指标发现,高PLT/LYM组患者的MoCA评分显著低于低PLT/LYM组(P0.05),且高PLT/LYM组患者认知功能较差的比例更高。
四、讨论
本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中,PLT/LYM比值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而淋巴细胞计数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关注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尤其是PLT/LYM比值和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认知功能下降的迹象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高PLT/LYM比值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和认知功能损害风险,需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和干预。
然而,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和干预措施的评估;最后,本研究未探讨PLT/LYM和NEU/LYM与认知功能的具体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因此,未来仍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长期随访的前瞻性研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的PLT/LYM比值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而淋巴细胞计数与认知功能呈正相关。这提示我们应关注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变化以评估其认知功能
五、结论延续
对于缺血性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血小板/淋巴细胞(PLT/LYM)比值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紧密联系。具体而言,当PLT/LYM比值较高时,患者的MoCA评分显著偏低,且表现出认知功能较差的比例也相应增高。这一发现不仅提示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需重视对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监测,特别是PLT/LYM比值的变化,还意味着在早期发现认知功能下降的迹象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淋巴细胞计数与认知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淋巴细胞在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数量的变化可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认知功能。因此,监测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更多信息。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会对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其次,我们未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干预措施的评估,无法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