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040-2019 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B38
DB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040—2019
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
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ofFibraurearecisaPierre.
2019-12-05发布2019-12-30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5/T2040—2019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产地环境 1
5栽培技术 2
6病虫害防治 3
7采收 4
8生产档案管理 4
附录A(资料性附录)黄藤主要病虫和鼠害的防治措施及方法 5
III
DB45/T2040—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世鑫、闫志刚、胡东南。
1
DB45/T2040—2019
中药材黄藤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药材黄藤(FibraurearecisaPierre.)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中药材黄藤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WM/T2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DB45/T709黄藤种苗质量要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2002)第32号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合本文件。3.1
黄藤FibraurearecisaPierre.
防己科天仙藤属植物黄藤(FibraurearecisaPierre.)。
4产地环境
年平均气温20℃~23℃,极端低温在-4℃以上,年降雨量1400mm~2200mm,海拔1000m以下的区域,有一定荫蔽度或日照时间短的地块。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土壤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要求。
2
DB45/T2040—2019
5栽培技术
5.1育苗
5.1.1种子的采集
11~12月,选择果皮暗黄色、饱满的果实进行采收,集中堆沤15d~20d,用2~3倍量的细沙搓揉,用水洗去果皮和粘液。
5.1.2选种和消毒
选择比重大于水的种子。用80%的多菌灵1000倍的水溶液,分别浸泡种子和用于保存的细沙,浸泡时间20min~30min。将种子分层置于相对湿度为60%~70%、经多菌灵处理的细沙上,每一层种子覆盖细沙厚度2cm~3cm,可层叠2~3层。
5.1.3育苗棚和苗床的准备
选择排灌便利的地块,用竹木或钢管、遮阳网等,建造长10m~20m、宽5m~6m、高2m~2.5m,荫蔽度为60%~80%的育苗棚。在棚内,建造宽1m~1.2m、高15cm~20cm、长8m~10m,细沙作基质的苗床。基质厚度10cm~15cm。
5.1.4播种
3~4月,按株行距5cm×10cm播种于苗床,覆盖基质,厚度1cm~2cm,淋水。保持苗床基质的相对湿度在60%~80%。
5.1.5假植
在种苗2~3片真叶时可假植。选择疏松的红壤土,添加1%~2%的石灰粉、10%~15%的腐熟农家肥,混合制成营养基质。将营养基质装入高12cm、宽10cm黑色的培养袋中。每袋种植1株。置于育苗棚内,淋水。
5.1.6种苗出圃要求
种苗应符合DB45/T709的要求。5.2种植地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日照时间≤8h的山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