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docx

发布:2025-04-18约小于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10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年龄在2575岁之间,男女不限。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符合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诊断标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为火针疗法组和对照组。

二、治疗方法

1.火针疗法组:

(1)取穴:选取病变区域的穴位,如支沟、阳陵泉、足三里、曲池等。

(2)操作:患者取舒适体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火针,快速刺入穴位,留针30分钟,期间可行针12次。

(3)疗程: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

2.对照组: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病毒药物、镇痛药物及神经营养药物。

三、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

2.神经功能恢复: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3.临床疗效:根据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四、治疗结果

1.疼痛程度:火针疗法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神经功能恢复:火针疗法组患者治疗后的ND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疗效:火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不良反应

火针疗法组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部分出现胃肠道不适、头晕等不良反应,但均能忍受。

六、结论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