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41T 951-2014 猬实栽培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21约3.2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951—2014

猬实栽培技术规程

2014-07-30发布2014-09-30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951—2014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锦田种苗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兴旗、李建中、张培中、孟庆法、石志红、郭磊、薛茂盛。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李晓晨、付喜龙、常东东、韦天雨、翟亚平、夏鹏云。

DB41/T951—2014

1

猬实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猬实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造林。本标准适用于猬实栽培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猬实KolkwitziaamabilisGraebn

又名蝟实,别名千层皮。忍冬科,猬实属,花紫红色,花朵稠密,花期20d。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落叶花灌木。

4育苗

4.1种子育苗

4.1.1圃地选择

按GB/T6001执行。

4.1.2整地与作床

按GB/T6001执行。播前10d,做成宽1m、长10m~20m的畦,畦埂宽40cm、高20cm。畦内精细整地,畦间预留宽50cm的作业道;移植区做成宽1.5m~2.0m的平畦。

4.1.3种子处理与播种

4.1.3.1预处理

将果实暴晒2d~3d,搓掉刚毛,除去杂质,装入透气的容器中,置于干燥通风常温处备用。

4.1.3.2沙藏催芽

10月下旬将预处理的种子置于冷水中浸泡1d,用5倍湿沙拌匀,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松开即散为宜。放入长、宽、深均为1m的贮藏坑中,坑中间竖直径10cm的草把,混种湿沙填至坑口下10cm,然

DB41/T951—2014

2

后用湿沙填满,上面覆盖10cm厚细土。播种前15d取出,置于25℃~28℃的环境中催芽,每天翻动检查,待5%以上种子露白时播种。

4.1.4播种

每平方米用饱满干种子15g~20g。3月中下旬将催好芽的种子按行距20cm,挖深3cm、宽5cm的播种沟,播种后,覆0.3cm厚细土,随即搭拱棚。

4.1.5幼苗管理

4.1.5.1管护

播后经常观察土壤墒情,畦面略微发白时,及时喷水,开始出苗时遮阴;幼苗出齐后,用小水浅浇;有草时于阴天或16:00后掀棚拔草,拔完后及时覆膜遮荫;棚内温度超过35℃时,将拱棚两头掀开通风降温。

4.1.5.2病虫害防治

苗木出齐后,每隔10d~15d用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防治猝倒病和立枯病,连喷3次~4次;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2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

4.1.5.3炼苗

幼苗长至7片~10片真叶时,每天10:00前、16:00后掀棚炼苗,10d后去膜遮荫;幼苗长到10cm以上时不再遮阴,注意浇水拔草。

4.1.6移植

幼苗长至15cm~20cm高时,于阴天或16:00后进行移植,株行距50cm×50cm,栽植后及时浇水。

4.2扦插育苗

4.2.1插穗采集

11月下旬~12月下旬,选择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采集发育良好、粗度0.7cm~1.0cm的当年生枝条,剪成长10cm~12cm下端为马耳形的枝段,按每捆50根捆好。

4.2.2插穗处理

用100mg/L的ABT1号生根粉液浸泡插穗下端2h。放入宽1m、深1m、长1.5m的贮藏坑中,底部铺10cm的湿沙,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稍触即散为宜,并在正中央竖立一根直径10cm的草把,下通坑底上露地面。插穗分层摆放至坑口下10cm处,上部用湿沙填满,再封10cm厚的细土,拍实。

4.2.3插床整理

插床建在温室大棚里,床宽1m、深20cm、长20m~30m,插前10d,用沙:珍珠岩:蛭石=1:1:1的基质填至床口下3cm,抚平。

4.2.4扦插

3月下旬~4月上旬,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浸泡插穗10min;按6cm×6cm株行距扦插。

DB41/T951—201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