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4-8B_分立与集成BJT器件结构.pptx

发布:2025-04-21约1.33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1.分立器件BJT结构2.4.8先进BJT结构2.集成电路中的BJT结构?3.双极晶体管结构的改进

2.集成电路中的BJT(3)集成电路中典型BJT结构(a)最小尺寸晶体管结构所有尺寸均采用设计规则中规定的最小尺寸。作用占用芯片面积最小;缺点输出电流小、基区串联电阻较大。结电容最小,因此特征频率fT特性好。

2.集成电路中的BJT(b)双基极条晶体管结构在发射极条的两侧均有一根基极条。作用减小基区串联电阻;缺点BC结面积大于最小尺寸晶体管。可以提高最高振荡频率fm(3)集成电路中典型BJT结构

2.集成电路中的BJT(c)交叉梳状结构晶体管结构多发射极条。作用提供较大的输出电流;保证输出较大功率。(3)集成电路中典型BJT结构并采用双基极条结构。

2.集成电路中的BJT(d)肖特基晶体管结构在一般BJT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并联一个肖特基二极管。作用大幅度减少基区存储的过饱和电荷QBX;明显提高开关速度。(3)集成电路中典型BJT结构

2.集成电路中的BJT(4)集成电路中pnp晶体管由于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因此双极集成电路中npn器件特性优于pnp器件。双极集成电路中尽量采用npn型晶体管。双极集成电路的工艺流程是按照如何保证npn晶体管特性而设计的。双极集成电路中如果需要pnp型晶体管,则是在制作npn晶体管的工艺过程中利用不同区域的掺杂形成pnp晶体管。常见的有横向pnp晶体管和纵向pnp晶体管两类。

2.集成电路中的BJTnpn晶体管(a)横向pnp晶体管①剖面结构利用制作流程中形成npn基区的p型掺杂同时制作pnp的p型发射区和集电区;n型外延层作为pnp的基区。横向pnp晶体管(4)集成电路中pnp晶体管

2.集成电路中的BJT②版图为了充分收集发射区注入的空穴,集电区呈环状包在发射区四周。③缺点基区宽度为水平方向尺寸,受到横向扩散的影响,使得基区宽度很难精细控制得很窄。因此这种器件的β0和fT均明显比npn差。横向pnp晶体管(a)横向pnp晶体管(4)集成电路中pnp晶体管

2.集成电路中的BJTnpn晶体管(b)纵向pnp晶体管①剖面结构利用制作流程中形成npn基区的p型掺杂同时制作pnp的p型发射区;n型外延层作为pnp的基区;p型衬底则作为pnp的p型集电区;因此集电极从p型隔离墙上引出。纵向pnp晶体管(4)集成电路中pnp晶体管

2.集成电路中的BJT②版图③缺点集电区即为衬底材料,与隔离墙相连,已自动接至电路中最低电位。因此电路中只有集电区与电路最低电位点相连的pnp器件才能采用纵向pnp结构。纵向pnp晶体管(b)纵向pnp晶体管(4)集成电路中pnp晶体管

2.集成电路中的BJT(5)集成电路中pn结二极管可以采用不同接法的npn晶体管①用BC结,发射极开路;②用EB结,集电极开路;③用EB结,BC短路;④用BC结,EB短路;⑤用BC结,CE短路;⑥单独BC结(无发射区掺杂)。不同接法构成的二极管,其BV、Cj等电参数值各不相同。例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