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_T3192—2019_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规程_辽宁省.docx
ICS65.020.20
DB21
B3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192—2019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inter-rowsod-cultureinappleorchard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1/T3192—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秦嗣军、吕德国、宣景宏、李丽杰、李军、马怀宇、何佳丽、杜国栋、汪晓谦。
本标准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2号),联系电话:024标准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联系电话:
024I
DB21/T3192—2019
苹果园行间生草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苹果园行间生草的草种选择、播种技术、播后管理等环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各苹果产区果园生草土壤管理。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141
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果树术语
GB6142
NY/T393
NY/T1839
3
术语和定义
采用多次刈割,并清除恶性杂草来维护果树行间形成当地野生草本植被的一种果园土壤管理方法。
在树冠下或稍远处覆以地膜、园艺地布、杂草、秸秆、草苫、棉毡及粉碎后枝条或树皮等物料的土
植株较高大、秸秆木质化程度高或攀援能力强,传播迅速,果园中难以防除,危害自然低矮草被形
生草后根据草的长势,采用人工或机械不定期按一定高度留茬割倒的管理方法。
1
DB21/T3192—2019
4
草种选择
4.1乡土草种
宜选用稗属(Echinochloa)、马唐属(Digitaria)、早熟禾属(Poa)等单子叶草种建立稳定草被,若与商
业草种混播建立种群,可人工收集播种。常见草种参见附录A适于苹果园行间生草的常见草种。
4.2商业草种
商业销售的(品种化的)草种类。宜选用黑麦草、红花三叶草、紫花苜蓿等为宜,水分条件较好的
地块可以种早熟禾、白花三叶草等。常用豆科及禾本科商业草种质量应达到GB6141和GB6142中规
定的等级。
5
播种技术
5.1
播前准备
播种前应清除果园中碎石、杂草及枝条等杂物,平整土地。有条件的果园可按5.0kg/m2用量行间撒
施优质有机肥,旋耕20cm~25cm、耙平。播种前视土壤墒情灌水。
5.2
播种时期
适宜的播种时期为春末夏初,温暖地区或越冬性强的草种也可以秋播。土层浅、水分条件较差、草
种自然建群较慢的山地、沙地果园,可在雨季趁墒播种。
自然生草繁殖短期难以达到行间有效覆盖的果园,可以进行人工补种,用种量可参照建植草坪或牧
草生产推荐的播种量,当地杂草数量较多的果园可适当减量。播种量一般应为:黑麦草25g/m2;早熟
禾15g/m2;白花三叶草6g/m2;红花三叶草6g/m2;紫花苜蓿3g/m2。
果园行间生草播种幅宽因果树栽植模式及行距而定。现代矮化密植果园以定植行为中线两侧40
cm~50cm范围内不播草种(不生草),铺园艺地布、秸秆或清耕等;以大冠稀植为主的成龄果园,土
壤由清耕管理转为生草管理时,可全园播种(生草),也可留直径100cm的树盘清耕或覆盖;原为山岭
荒地且建园时株行距不规范的果园生草时仅需空出80cm~100cm直径的树盘。
整地后利用土壤中自然宿存的乡土草种萌发生长,及时去除具有缠绕茎的葎草及豚草、苋菜等恶性
自然生草短时间内不能形成完整草被的果园需人工补种,增加草群体数量。人工补种可以种植当地
常见的单子叶乡土草种(如马唐、稗、光头稗、狗尾草等),也可以种植商业草种。采用撒播方式,用
2
DB21/T3192—2019
短齿耙轻耙使种子上面覆土,稍加镇压或踩实。有条件的果园可以喷水并覆盖稻草、麦秸或草帘子等保
墒,待草籽萌芽拱土时撤除。沙地及山地等易干旱果园也可以采用条播,以东西向条播为宜。
6
播后管理
6.1
肥水管理
可结合果园土壤施肥管理,在雨季行间草域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速效性化肥,每次每667m2用
量10kg~15kg,可以雨前撒施,减少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