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诗歌鉴赏-【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docx
8.诗歌鉴赏-【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
黄溪夜泊①
宋?欧阳修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②愁肠已九回。
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③况复惊残岁,慰客④偏宜把酒杯。
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注释】①此诗作于景祐四年(1037年),作者当时谪居夷陵(今湖北宜昌),登山临水之际,感慨良多,遂有此诗。②暂到:刚到,乍到。③殊乡:异域,他乡。④慰客:迁客。
1.小涵要以颔联作画,已完成了画面布局,请你帮他构思色彩运用或细节刻画。
画面布局:画面上半部分大面积绘山峦、树林。中间留出宽阔河道,河道蜿蜒贯穿画面。明月倒影居中心偏下,右下角画一只猿猴。
我选择():
2.假如欧阳修在黄溪夜泊时,偶遇一位同样被贬的诗人,两人对饮畅谈。根据本诗内容,推测欧阳修会向对方倾诉哪些感慨?请结合诗句分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饮酒》是一组五言诗,共二十首,本诗是其中最有名的第五首,写出了诗人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体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
B.其中“心远”二字是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之关键,它表明一切自然乐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灵超脱世俗才能感受到的。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4.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正月三日闲行①
白居易
黄鹂②巷口莺欲语,乌鹊③河头冰欲销。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
借问春风来早晚,只从前日到今朝。
[注]①白居易此前因不满朝政腐败多次上疏未被采纳,主动请求外调,于宝历元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这首诗就是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期间写的。②黄鹂:苏州街道的巷子名称。③乌鹊:河名和桥名。
5.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闲”字,既是诗人行为上的悠然游赏,亦是心境上的超脱自足。
B.首联中两个“欲”字并用,匠心独运,传递出早春万物初醒的生机。
C.颔联通过方位词“东西南北”与具体数字“三百九十”,凸显苏州水网纵横、桥梁密布的城市风貌。
D.尾联以自问自答收束全诗,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惊喜之情。
6.请赏析颈联“鸳鸯荡漾双双翅,杨柳交加万万条”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7.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下列对本诗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联描写了洞庭湖湖水上涨、水天相接、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展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B.“欲济无舟楫”一句,诗人以“济”比喻出仕,以“无舟楫”表达自己想做官却无人引荐的无奈。
C.“端居耻圣明”意思是在太平盛世却闲居在家,自己感到羞愧,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D.尾联运用典故,“垂钓者”指在湖边钓鱼的人,“羡鱼情”表达了诗人对悠闲垂钓生活的向往。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饮酒》共有二十首诗,均为陶渊明酒后所做,故均题名为《饮酒》。请你根据本诗内容和意境,为诗歌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
9.小语准备写一篇议论文参加市作文大赛,她想在文中引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两句诗,你觉得是否合适?请根据作文提纲说明理由。
题目
《人生最贵为静心》
中心论点
做人当保持静心
分论点
分论点一:静心是修身养性的根基
分论点二:静心是面对纷扰的良方
分论点三:静心是为人处世的秘诀
总结
保持静心的人才能处变不惊、有大成就
10.班级将举办“诗中的时空艺术”微视频创作大赛,下面是小华以晏殊《浣溪沙》为灵感创作的分镜头脚本。请结合诗歌内容描绘脚本中这一画面,为其补充画外音。
分镜头脚本设计
画外音:
1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