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经济学-5第五章环境效益与损失评价2009.ppt
学习目的:理解环境价值的构成,掌握各种环境效益与损害的评价方法的概念,熟悉各种方法的理论根底、适用条件,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环境资源价值评价。第五章环境效益与损害评估
2第一节环境资源总价值第二节直接市场评价法第三节替代市场评估法第四节意愿调查评估法第五节评价方法的选择
3第一节环境总价值环境影响的经济评价技术:通过一定的手段,对环境资产〔包括组成环境的要素、环境质量〕所提供的物品或效劳进行定量评估,并以货币的形式表征出来对环境损害〔费用〕与效益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环境质量恶化和退化称环境损害〔或发生了环境费用或环境本钱〕;环境质量改善,防止环境损害称为环境的效益。
4环境资源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totaleconomicvalue,TEV〕。分为两个局部:①使用价值〔usevalue,UV〕;②非使用价值〔nonusevalue,NUV〕使用价值又分为直接使用价值〔directusevalue,DUV〕、间接使用价值〔indirectusevalue,IUV〕选择价值〔optionvalue,OV〕。
5因此:TEV=UV+NUV=〔DUV+IUV+OV〕+NUV?????????????其中选择价值又称期权价值指如果现在利用了这一资源,那么未来就不可能获得该资源。非使用价值主要形式是存在价值〔existencevalue,EV〕指从仅仅知道这个资产存在的满意中获得的价值和道德上的评判,包括人类对其他物种的同情和关注。
6环境损害与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划分为3种类型:〔1〕直接市场评价法:包括剂量-反响法,损害函数法,生产率变动法,生产函数法,人力资本法,时机本钱法,重置本钱法等。〔2〕揭示偏好法:包括内涵资产定价法,旅行费用法,防护支出法等。〔3〕陈述偏好法:例如,意愿调查评估法等。
7第二节直接市场评价法直接市场评价法也称常规市场法:根据生产率和生产本钱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来评价环境损害或环境改善所带来的效益。常用的方法有剂量-反响方法、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本钱法、人力资本法、时机本钱法和重置本钱法。
8一、剂量-反响方法剂量-反响法是通过一定的手段通过影子价格对这种产出的变化进行价值评估环境变化给受者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例如,空气污染造成的材料腐蚀,酸雨带来的农作物产量的变化,水和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主要途径①实验室或实地研究②受控试验。③根据实际生活信息,建立各种关系模型
9二、生产率变动法生产率变动法或称生产效应法认为:环境变化可以通过生产过程影响生产者的产量、本钱和利润,通过消费品的供给与价格变动影响消费者福利。例如,水污染将使水产品产量或价格下降,给渔民带来经济损失。生产率变动法的根本步骤:〔1〕估计环境变化对受者〔财产、机器设备或者人等〕造成影响的物理效果和范围〔2〕估计该影响对本钱或产出造成的影响:〔3〕估计产出或者本钱变化的市场价值:
10环境变化带来价格和本钱即净产值的〔E〕的变化,公式为:
11式中:P:产品的价格;C:产品的本钱;Q:产品的数量。i=1,2,…,k种产品和j=1,2,…,k种投入,环境变化前后的情况分别用下标x、y表示。
12三、人力资本法人力资本方法:用于估算环境变化造成的健康损失本钱的主要方法。1.步骤与方法〔1〕识别环境中可致病的特征因素〔致病动因〕:如PM10指总悬浮颗粒物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局部,是具有肺动力学活性的组分。PM10的来源包括直接排放的烟尘和SO2、NOx生成的二次污染物。PM10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包括导呼吸系统疾病,并造成过早死亡。
13〔2〕确定致病动因与疾病发生率和过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许多情况下,致病动因在环境中的临界水平是不确定的。〔3〕评价处于风险之中的人口规模特别是要界定总暴露人口中对风险特别敏感的人群〔如孕妇、幼儿、老人、气喘病患者等〕。〔4〕估算由于疾病导致缺勤所引起的收入损失和医疗费用:〔三〕人力资本法
14式中:Ic:由于环境质量变化所导致的疾病损失本钱;Li:i类人由于生病不能工作所带来的平均工资损失;Mi:i类人的医疗费用〔包括门诊费、医药费、治疗费等〕。
15案例:按“疾病本钱法”估算,城市人口过度发病率的社会本钱超过200亿美元世界银行在1997年发表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一书中,以1995年中国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为例指出: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