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第2框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docx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实录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2框依法行使权利教学实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星期三9:00-9:45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认识到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依法行使权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理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和内涵,以及其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2.掌握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难点:
1.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区分和行使不同的公民权利。
2.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冲突。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的具体应用。
2.组织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依法行使权利。
3.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探讨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培养法律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公民权利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反映权利行使案例的视频片段。
3.实验器材:无需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黑板用于展示讨论要点和案例分析,确保教学环境适宜互动讨论。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权利?权利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权利的概念。随后,展示一幅反映公民权利的图片,提问学生“这幅图片体现了哪些公民权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依法行使权利”。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和内涵:教师介绍公民权利的定义,结合教材内容,解释公民权利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强调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分析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教师列举依法行使权利的几个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介绍依法行使权利的途径:教师讲解公民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通过法律咨询、诉讼等方式。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模拟不同场景下的权利行使,如消费者维权、环境污染举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以及案例对自身的影响。
3.小组讨论:学生就“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行使权利:举例回答
-遇到侵权行为时,首先要保持冷静,了解自己的权益,然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遇到纠纷时,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解决,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2.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举例回答
-在行使权利时,要充分考虑公共利益,不得以损害公共利益为代价。
-在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优先考虑公共利益,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在日常生活中,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区分和行使不同的公民权利:举例回答
-针对不同类型的权利,要了解其法律依据和行使方式,如言论自由、人身自由等。
-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循法律程序,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
-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五、总结回顾(5分钟)
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依法行使权利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念,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以下知识:
-公民权利的概念和内涵;
-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区分和行使不同的公民权利;
-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用时:共计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公民权利的概念,明确公民权利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学生掌握了依法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如尊重他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