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中药资源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46题,每题1分,共46分)
1.濒危、稀有、渐危属于
A、我国珍稀濒危动物物种分类法
B、其他分类
C、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物种分类法
D、IUCN濒危物种红皮书等级划分
E、我国物种白皮书
正确答案:C
2.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提出三品分类法
A、《齐民要术》
B、《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C、《神农本草经》
D、《新修本草》
E、《本草经集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神农本草经》是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它提出了三品分类法。三品分类法是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为无毒,主养命以应天,多服、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等;中品为无毒或有毒,主养性以应人,有的补虚,有的祛邪,如当归、麻黄等;下品为有毒,主除病以应地,多为攻邪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
3.我国十六世纪之前药物知识集大成之作()
A、本草经集注
B、本草图经
C、新修本草
D、本草纲目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它全面总结了我国十六世纪之前的药物知识,是我国药物学的集大成之作。《新修本草》是唐初的官修本草;《本草图经》侧重于药物图谱等方面;《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著,在药物学发展上有重要作用,但都不是十六世纪之前药物知识集大成之作。
4.频度是指
A、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
B、植物覆盖地面的程度
C、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
D、平均每年可采收药材的经济量
E、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正确答案:E
5.地理区划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东部及内蒙古东端的中药区为
A、海洋中药区
B、西南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C、东北寒温带中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D、华东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家生野生中药区
E、华北暖温带家生野生中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东北寒温带中温带家生野生中药区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东部及内蒙古东端,该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合多种中药生长,既有野生中药资源,也有一定规模的家种中药,符合题目中所描述的地理区划范围。
6.野外样方调查时木本样方面积为
A、20m2
B、10m2
C、4m2
D、16m2
E、100m2
正确答案:E
7.郁蔽度是指
A、乔木郁蔽天空的程度
B、植物覆盖地面的程度
C、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密度
D、平均每年可采收药材的经济量
E、药用植物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度
正确答案:A
8.肉苁蓉、沙棘、诃子、金莲花、蒙古山萝卜、文冠木、瑞香狼毒、苦豆子属于
A、傣药
B、藏药
C、壮药
D、蒙药
E、维药
正确答案:D
9.()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
A、药用植物的生物量
B、药材经济量
C、单株产量
D、药材蕴藏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药材蕴藏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某种中药资源的自然蓄积量,可分为总蕴藏量和可利用蕴藏量。
10.由于火灾、洪水、崖崩、火山爆发,风灾、人类活动等原因大部消失后所发生的演替为
A、原生演替
B、迭代演替
C、次生演替
D、替代演替
E、世代交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题干中提到在大部消失后发生的演替,符合次生演替的特点。而原生演替是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替代演替、迭代演替、世代交替不属于这种演替类型的标准表述。
11.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第一次总结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E、《齐民要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第一次总结,它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用药经验,对中国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2.海蜇、水蛭,海星、蝉蜕属于
A、药用两栖动物
B、药用哺乳动物
C、药用鸟类
D、药用爬行动物
E、药用无脊椎动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海蜇、水蛭属于腔肠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海星属于棘皮动物门,蝉蜕是蝉科昆虫黑蚱羽化后的蜕壳,这些动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所以海蜇、水蛭、海星、蝉蜕属于药用无脊椎动物。
13.四大皖药是
A、白芍、菊花、茯苓、牡丹皮
B、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
C、山药、牛膝、地黄、菊花
D、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四大皖药”指的是白芍、菊花、茯苓、牡丹皮。B选项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是四大南药;C选项山药、牛膝、地黄、菊花是四大怀药;D选项浙贝母、麦冬、玄参、白术是浙八味。
14.元代由司农司编纂的现存最早的官修综合性农书
A、《农政全书》
B、《群芳谱》
C、《齐民要术》
D、《农桑辑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农桑辑要》是元代司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