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2024届湖北省鄂州市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绯红(fēi)教诲(huì)解剖(pāo)深恶痛疾(wù)
B.佃农(diàn)妯娌(zhóu)滞留(zhì)颔首低眉(hàn)
C.炽热(zhì)诘责(jié)畸形(jī)广袤无垠(mào)
D.锃亮(zèng)镌刻(juàn)悄然(qiǎo)锐不可当(dāng)
【解析】A项“解剖”的“剖”应读“pōu”;C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D项“镌刻”的“镌”应读“juān”。所以答案选B。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躁热仲裁筋疲力尽任劳任怨
B.私塾周济为富不仁诚皇诚恐
C.吹嘘蒙昧正襟危坐藏污纳垢
D.窒息馈退油光可鉴和颜悦色
【解析】A项“躁热”应写作“燥热”;B项“诚皇诚恐”应写作“诚惶诚恐”;D项“馈退”应写作“溃退”。所以答案选C。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倾听使人_____,你将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倾听使人_____,你将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倾听使人_____,你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倾听使人_____,你会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
A.谦虚安宁警醒丰富
B.丰富谦虚安宁警醒
C.警醒丰富谦虚安宁
D.安宁警醒丰富谦虚
【解析】根据语境,“不再囿于一己的狭隘”会让人变得“丰富”;“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体现出“谦虚”;“知道孤独和苦难并非只莅临你的屋檐”能让人内心“安宁”;“觉察此时此刻有多少大脑飞速运转,有多少巧手翻飞不息”会使人“警醒”。所以答案选B。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所以答案选无符合要求的选项,此题应修改为“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C.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解析】A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的顿号应删去;B项“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C项标点使用正确;D项标点使用正确。所以答案选CD(此题可能出题有误,一般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这里C和D都正确)。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藤野先生》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通过回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B.《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朱德,本文是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无比怀念之情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
C.《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
D.《美丽的颜色》的作者是艾芙·居里,她是法国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玛丽·居里的长女。
【解析】D项艾芙·居里是玛丽·居里的小女儿,不是长女。所以答案选D。
7.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5)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6)《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答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