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 DB2301 T 190-2024.pdf
ICS65.020.20
CCSB05
23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标准
DB2301/T190—2024
水稻秸秆还田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
2024-11-19发布2024-12-20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2301/T190—2024
水稻秸秆还田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秸秆还田抗倒伏栽培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秸秆处理与
整地、施肥技术、喷施化控剂、节水灌溉、化学除草、收获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抗倒伏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501水田耕整机作业质量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倒伏
水稻植株与地面夹角小于等于45°的现象。
4产地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
符合GB15618的规定。
5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审定的耐肥、矮秆、茎秆粗壮的优质、高产、抗倒伏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
的规定。
1
DB2301/T190—2024
6秸秆处理与整地
6.1秸秆处理
秋季水稻收获后对秸秆进行粉碎处理,秸秆长度等于或小于10cm,根茬高度等于或小于10cm,
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不低于85%,粉碎后的秸秆应均匀抛撒覆盖地表。秸秆还田质量符合NY/T500。
6.2整地
6.2.1翻耕
秋季土壤封冻前,土壤含水量在25%~30%时,使用铧式犁将秸秆及根茬翻埋于土壤中,作业深度18
cm~22cm,翻耕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1的规定。
6.2.2旋耕
不具备秋翻条件的地块,翌年春季土壤化冻15cm以上,使用旋耕机将秸秆及根茬混拌于土壤中,
作业深度12cm~15cm。
6.3泡田
春季插秧前20d~30d放水泡田,泡田5d~7d,翻耕地块泡田深为垡片高度的2/3,旋耕地块
采用花达水泡田。
6.4搅浆
插秧前15d~20d采用搅浆平地机进行水耙地,耙后秸秆应混搅于泥浆中,无秸秆及根茬漂浮,
田块四周平整一致。耙后田面应保持30mm~50mm水层,沉淀后在田面指划成沟,后缓慢恢复平整,
为最佳沉淀状态。其它作业质量应符合NY/T501的规定。
7施肥技术
7.1春施基肥
泡田前将纯N50kg/hm~60kg/hm、PO50kg/hm~60kg/hm、KO25kg/hm~35kg/hm、SiO222222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