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_T2531-2017_冬小麦超晚播栽培技术规程_河北省.docx
ICS65.020.20
DB13
B05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531—2017
冬小麦超晚播栽培技术规程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13/T2531—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吴桥县科技局、吴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志敏、鲁来清、张英华、周顺利、韩玉芹、王润政、陈平、宁国平、王彬。
I
DB13/T2531—2017
冬小麦超晚播栽培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超晚播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指标与基本条件及栽培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冬小麦节水生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冬小麦极晚播种,播后至冬前0C以上积温100C~350C,冬前不能出苗或出叶少于3叶。黑龙港平
000
原区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种为超晚播。
4
冬小麦在足墒、足量播种条件下,每亩产量达到400kg~550kg,水分生产效率≥1.7kg/m
3
,氮肥
3
适宜于壤土,土地平整,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地力中等以上,一般有机质含量≥1%,全氮(N)≥0.1%,
碱解氮≥60mg/kg,有效磷(P2O5)≥15mg/kg,有效钾(K2O)≥100mg/kg。有灌溉条件。
5
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合当地种植的节水型品种,要求品种具有
穗容量大(一般穗容量应≥45万穗/亩)、株高中等、株型紧凑、熟期较早、耐旱性强的特征。
1
DB13/T2531—2017
5.2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自留种应精细选种,籽粒大小均匀。药剂拌种按照GB/T8321
的规定执行。
5.3
前茬处理
前茬玉米收获后精细粉碎秸秆,长度<8cm,均匀散开铺撒覆盖于地表。前茬棉花或其他作物收获
后,清理地面秸秆。
5.4
浇底墒
播前0cm~40cm土壤含水量应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5%~80%。墒情不足应浇底墒水,一般年份每亩
灌水量40m。
3
5.5
施基肥
整地前每亩可施用腐熟有机肥1m~2m。基施化肥用量:每亩纯氮(N)9kg~11kg、有效磷(P2O5)
33
7kg~8kg,有效钾(K2O)6kg~7kg,硫酸锌(ZnSO4)1kg。
5.6
整地
精细整地,旋耕2遍,深度12cm~15cm,旋耕后耙压。
5.7
播期与播量
冬前出苗的,应于出苗后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及早补种。
一般年份春季浇1次水,浇水时期为拔节后期至孕穗期。干旱年份浇2次水,第2水在灌浆初期浇。
2
DB13/T2531—2017
因地力或基肥不匀,拔节期出现点片发黄,可在发黄处少量补肥,亩用氮量2kg~3kg。
5.10.4
病虫草害防治
化学防治病虫草害。药剂使用按照GB/T8321的规定执行。
5.11
收获
完熟初期及时收获。割茬高度不高于15c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