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水培(漂浮)法育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金银花水培(漂浮)法育苗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也常用于指代忍冬科忍冬
属忍冬植物本身。金银花具有热解毒,消炎退肿的功效,临
床上多用于治疗湿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丹
毒、痢疾等多种疾病。资料显示三分之一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
花,在预防的中药处方中,金银花、甘草出现频率最多。随着
“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和中药在一些重大疑难病症中的应用,
国际上逐渐开放传统医药市,国内外金银花需求量越来越
大,对金银花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政策依据与研究背景
1.建立金银花优质种苗水培繁育技术体系并制定相应技术
规程,推进金银花“育繁推”一体化进程,是加快河南省中药材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根据河南省政府办公厅2022年发布的
《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金银花是河南省
重点发展的“十大豫药”之一,完善金银花生产标准体系,建立
良种繁育体系与基地,推进中药材育繁推一体化,支持开展良
种选育、提纯复壮、种苗扩繁和推广应用工作,推动种子种苗
标准化、专业化、市化发展。到2025年,中药材主要品种良
1
种覆盖率达到70%,2035年达到85%(河南省政府办公厅,豫
政办〔2022〕113号)。因此,建立金银花优质种苗繁育技术
体系,符合河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2.品种混杂、种苗低质是制约金银花道地产地产业化发展
的源头,加强良种繁育与提纯复壮工作是保障金银花产业高质
量发展的基础。河南省黄淮海平原是金银花的传统道地产地,
封丘更是中国金银花之乡,全国金银花原产地,种植面积常年
稳定在10万亩左右,金银花为当地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虽然封丘种植金银花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
却缺乏系统、科学的良种选育与优质种苗繁育工作,存在诸如
只种不选、种源退化、群体混杂、种源遗传背景不清、品质不
良以及种苗自繁自育、管理粗放、缺乏科学指导等一系列问
题。
3.采用水培技术繁育金银花种苗,种苗质量易于把控,生
产规模易于放大,生产模式易于复制,在保障种苗的优质的前
提下,便于工厂化育苗。目前,金银花种苗繁育绝大多数采用
常规扦插的方法,长期的无性繁殖,易造成真菌、细菌、病毒
等在种苗世代间的传播与积累,导致优良种性快速退化、药效
成分积累减少、树体经济寿命大幅缩短等一些列问题,严重影
响金银花的品质与产量,导致种植效益低下。采用组培技术繁
育金银花种苗,虽然可以保障种苗的优质性,但需要无菌条
2
件,生产成本高企、生产条件要求苛刻,其生产规模难以无限
制扩容,生产模式难以复制与推广,种苗价格难以大幅降低,
这不仅影响着金银花优质种苗的生产与供应,而且直接决定着
种苗的价格、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相
较于基质扦插育苗与组织培养育苗,采用水培技术繁育金银花
种苗,种苗质量易于把控,生产规模易于放大,生产模式易于
复制,在保障种苗的优质的前提下,便于工厂化育苗。
(二)可行性性分析与研究基础
1.将水培技术应用于种苗繁育,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实践
上都是可行的,并有成功的实施案例。水培育苗技术在绿萝、
马铃薯、甘薯、湿地松、慈姑等植物种类已有成功的应用,但
将水培技术应用于金银花种苗繁殖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2.项目建议单位具备深厚的技术力量、实践经验储备。项
目建议单位长期开展金银花育苗工作研究,在金银花组织培养
育苗、基质扦插育苗、水培育苗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并理
论联系实际,逐步将研究成果付诸于生产实践,已相继起草并
制定了河南省地方标准“金银花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DB41/T2188-2021)”、“金银花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B41/T
2001-2020)”。
3.建立了相对成熟的金银花水培育苗技术体系。以金银花
优质茎尖组培苗为材料,探索了定植茎段类型、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