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最全).doc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他”是(A)
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
2.1840年西方列强的枪炮声,惊醒了沉睡的中华帝国,中华民族屈辱抗争的近代史开始了。这里的“枪炮声”是指(A)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该不平等条约是(A)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C)
①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鸦片战争是中国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的分水岭。”对这句话这样理解的依据是鸦片战争导致(C)
A.中国由闭关锁国转为开放B.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6.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中华民族再次蒙受沉重灾难,之所以说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
A.起因和性质相同B.都是英国发动的
C.结果都是清政府战败D.都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7.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B.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C.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D.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只有英国
8.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A)
A.俄国B.法国C.日本D.英国
9.土地是封建统治的根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是几千年来农民斗争的目标,太平天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纲领是(C)
A.拜上帝教教义B.《劝世良言》C.《天朝田亩制度》D.《资政新篇》
10.《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D)
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增辟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1.右图是1900年8月,外国军队在北京紫禁城内举行阅兵的照片。照片中耀武扬威的军队是(D)
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
C.日本军队D.八国联军
12.对下面图示解读准确的是(A)
A.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B.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
C.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历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历程
13.1841年英军占领了香港岛;1851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B)
A.西方侵华史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D.中国人民探索史
14.汪林茂在《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A)
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
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
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5.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不包括(B)
A.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是由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发动的
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是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而进行的探索活动
二、非选择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
16.阅读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