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酸∕氮化硼∕光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pptx
聚丙烯酸/氮化硼/光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研究介绍一种创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结合聚丙烯酸、氮化硼与光固化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独特优势。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热学、力学与表面性能,在生物医学、涂层材料和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ВМ作者:ВладимирМакаревич
引言复合材料概述复合材料通过结合不同材料的优势,创造性能优越的新型材料。这类材料已成为现代材料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材料组成简介聚丙烯酸(PAA)提供良好的黏合性。氮化硼(BN)增强热导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贡献疏水和弹性特性。应用前景该复合材料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电子器件和防护涂层等领域。其性能优势可满足多样化需求。
研究背景传统材料局限性单一材料往往难以同时满足多种性能要求。传统材料在极端环境下容易失效。复合材料优势复合材料能结合各组分的优点。针对性设计满足特定应用需求。提高材料整体性能。研究意义开发高性能复合材料满足前沿科技需求。推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进步。促进相关产业技术创新。
材料选择材料规格供应商聚丙烯酸(PAA)分子量450,000奥思科技氮化硼(BN)粒径2μm,纯度99.5%宏远材料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粘度3500mPa·s道康宁光引发剂2959型,浓度0.5%巴斯夫
PAA的性质与应用化学结构聚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单体聚合而成。每个分子单元含有一个羧基。分子链呈线性结构。物理性质呈白色粉末或透明液体状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分子量影响其粘度和机械强度。主要应用常用于水处理剂和增稠剂。在医药领域用作药物载体。在涂料中用作分散剂和黏合剂。
BN的性质与应用晶体结构六方氮化硼呈层状结构,类似石墨。层间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具有优异的各向异性。导热性能室温下导热系数可达300W/m·K。热导率高于大多数陶瓷材料。温度升高时仍保持高导热性。复合增强作用提高基体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复合材料的机械强度。改善材料界面相容性。工业应用用作高温润滑剂和绝缘材料。在电子封装中作为散热填料。用于高温结构材料和防护涂层。
PDMS的性质与应用疏水性接触角大于100°,表现卓越的疏水性能弹性性能拉伸率可达300%,具优异的弹性回复性温度稳定性使用温度范围广,从-50°C至200°C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可用于医疗器械和植入物5化学结构主链为Si-O-Si,侧基为甲基
实验原理光固化原理光引发剂吸收特定波长光能产生自由基交联网络形成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形成三维网络结构协同效应原理各组分优势结合形成性能优异复合材料光固化技术具有反应速度快、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复合材料制备中,可精确控制固化程度和材料性能。
实验设备搅拌与分散设备机械搅拌器:速度范围0-3000rpm超声波分散仪:功率600W,频率40kHz光固化设备紫外光固化箱:波长365nm光强可调:50-500mW/cm2表征设备扫描电镜:放大率10-100,000倍热分析仪:温度范围25-800°C
实验步骤:PAA溶液制备称量精确称量5g聚丙烯酸粉末。使用分析天平确保精度。溶解将PAA缓慢加入100ml去离子水中。低速搅拌防止结块。充分溶解室温搅拌4小时确保完全溶解。溶液应清澈无浑浊。过滤使用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杂质。获得均一PAA溶液。
实验步骤:BN分散表面改性(可选)用硅烷偶联剂处理BN表面。改善与高分子基体的相容性。提高分散稳定性。称量与预分散称取计算量的BN粉末。加入适量溶剂进行预分散。使用机械搅拌初步分散。超声分散超声处理30分钟。功率设定为300W。每10分钟间歇1分钟避免过热。分散质量评估取少量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确认无明显团聚现象。必要时延长超声时间。
实验步骤:PDMS预聚物制备基础材料准备按10:1质量比混合PDMS单体与交联剂。加入0.5%的光引发剂。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混合均匀化使用机械搅拌器低速搅拌5分钟。确保组分充分混合。避免引入过多气泡。脱气处理将混合物置于真空脱气箱中。抽真空至20-30mBar。保持直至气泡完全消除。
实验步骤:复合材料混合初步混合将PAA溶液与BN分散液混合。低速搅拌确保初步融合。控制温度在25°C左右。PDMS缓慢加入将PDMS预聚物缓慢滴加。保持连续搅拌。避免局部浓度过高。高速均质提高搅拌速度至2000rpm。搅拌15分钟。确保各组分充分混合。超声处理超声分散10分钟。打破可能形成的团聚体。增强材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实验步骤:光固化365nm紫外光波长特定波长激活光引发剂,启动固化反应200mW/cm2光照强度适中强度确保充分固化且不损伤材料10min固化时间经优化的时间确保完全交联网络形成固化过程中,复合材料从液态转变为凝胶态,最终形成固态材料。光固化过程快速、高效,且对环境友好。
实验步骤:后处理脱模处理固化完成后,将样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