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pdf
3.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i.课程名称:《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2.教学年级和班级:四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2年4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课程设计:
一、导入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岩石和矿物的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常见的岩石
和矿物的种类、特点和用途。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吗?”引发学
生兴趣。
二、新课学习
1.讲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意义和步骤。
2.演示如何采集岩石和矿物样本,并展示采集工具的使用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样本,描述其颜色、形状、硬
度等特征。
4.讲解如何制作标本,包括清洗、干燥、标记等步骤。
5.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岩石或矿物,讨论并设计制作标本的方
案。
三、实践操作
1.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标本,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
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总结收获。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有哪些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思考。
3.总结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注意事项,如安全操作、保护环境等。
五、课后作业
1.布置作业:回家后,继续观察和描述自己制作的岩石和矿物标本,
尝试找出更多特征。
2.提醒学生下节课带来自己的标本,进行展示和分享。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科学探究:通过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
描述、分析和总结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岩石和矿物的
特征进行观察和描述,从而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
2.创新思维:在制作标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并实施标木的制
作方案。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
中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合作意识:本节课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分
组讨论和制作过程中,需要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个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环保意识:在采集岩石和矿物样本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强调保护
环境的重要性。学生需要意识到在采集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
的破坏,从而培养其环保意识。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层次:四年级学生正处于小学中,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
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但需要进
一步的培养和提升。
2.知识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例如物质
的性质、变化和分类等。他们对岩石和矿物的概念也有所了解,但可
能对岩石和矿物的具体特征和分类不够清晰。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可
以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相衔接,帮助他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岩石和矿物的
特点。
3.能力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但可能
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锻炼。他们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但
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实践。因此,本节课可以通过制作岩石和
矿物标本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和实验操作能力。
4.素质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但还需要
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他们已经能够遵守一定的规则和纪律,但还需
要进一步的加强。因此,本节课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
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规则遵守能力。
5.行为习惯方面: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习惯,但还需要
进一步的培养和提升。他们已经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但还需要
进一步的加强。因此,本节课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素质水
平对课程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已有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
解新的知识,他们的能力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他
们的素质水平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团队合作。因此,本节课需要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
包含有关岩石和矿物的基本知识,以及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