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传染病护理考试练习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4-17约3.55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染病护理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A.艾滋病

B.狂犬病

C.霍乱

D.流行性感冒

答案:C

解析: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狂犬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属于丙类传染病。所以答案选C。

2.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不包括()

A.血液传播

B.母婴传播

C.性传播

D.空气传播

答案:D

解析: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等。空气传播不是乙肝的传播途径,所以答案选D。

3.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

A.每周更换一次

B.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

D.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

答案:D

解析:隔离衣应每天更换,A错误;袖口是污染面,要保持里面清洁,B错误;隔离衣潮湿后应立即更换,C错误;隔离衣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D正确。所以答案选D。

4.对伤寒患者灌肠时应注意溶液量一般不超过()

A.200ml

B.300ml

C.500ml

D.800ml

答案:C

解析: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量一般不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高于肛门30cm),以防肠穿孔。所以答案选C。

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传播

B.消化道传播

C.血液传播

D.接触传播

答案:A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所以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病原体、______、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

答案:传染性

解析: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病原体、传染性、流行病学特征和感染后免疫。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

2.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的细胞是______。

答案:CD4+T淋巴细胞

解析:艾滋病病毒(HIV)主要侵犯和破坏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3.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消毒、杀虫、隔离

解析: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消毒可以杀灭病原体,杀虫可减少传播媒介,隔离能防止病原体扩散,三者共同作用切断传播途径。

4.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______,传播媒介是______。

答案:猪;蚊子

解析:猪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幼猪。蚊子是乙脑的传播媒介,主要是三带喙库蚊。

5.肺结核患者的痰液最简易的灭菌方法是______。

答案:焚烧

解析: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结核杆菌对干燥、冷、酸、碱等抵抗力强,但对紫外线比较敏感,痰液最简易的灭菌方法是焚烧,能快速有效地杀灭结核杆菌。

三、判断题

1.所有传染病患者都具有传染性。()

答案:错误

解析:传染病患者在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等不同阶段传染性不同,有些处于潜伏期或恢复期的患者可能没有传染性,所以并不是所有传染病患者都具有传染性。

2.被狗咬伤后,只要伤口不深,可以不注射狂犬病疫苗。()

答案:错误

解析: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传染病,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后,无论伤口深浅,都应及时、规范地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必要时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时,应将不同病种的患者安排在同一病室。()

答案:错误

解析:为防止交叉感染,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时,应将不同病种的患者分开安排在不同病室,同种传染病的患者可安排在同一病室。

4.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正确

解析:预防接种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如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等。

5.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

答案:正确

解析: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可以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

四、解答题

1.简述传染病护理工作的特点。

答案:传染病护理工作具有以下特点: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具有传染性,为防止病原体传播和交叉感染,必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包括对患者、物品、环境等进行消毒,以及采取不同的隔离措施。

(2)密切观察病情:传染病病情变化快,有些疾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并发症,因此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体征等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

(3)做好心理护理:传染病患者因疾病本身及隔离治疗等原因,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孤独等心理问题,护士要关心患者,做好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开展健康教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