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焊工三级教育试卷及答案.docx

发布:2025-04-15约3.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焊工三级教育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答案:A。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明确规定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调了安全在生产中的首要地位,通过预防和综合治理来保障安全生产。

2.电焊机外壳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欧姆。

A.1

B.2

C.4

答案:C。为保证电焊机使用安全,其外壳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欧姆,这样能有效将漏电导入大地,防止人员触电。

3.电焊工在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应()。

A.切断电源

B.保持把线连接

C.可以不切断电源

答案:A。更换场地移动把线时切断电源是为了防止在移动过程中因把线与其他物体接触等原因导致触电事故,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4.下列哪种焊接方式可能产生高频电磁场危害()。

A.手工电弧焊

B.氩弧焊

C.气焊

答案:B。氩弧焊在引弧和稳弧过程中会产生高频电磁场,而手工电弧焊和气焊一般不会产生高频电磁场危害。

5.焊接时,氧气瓶与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米。

A.5

B.8

C.10

答案:A。为防止氧气瓶和乙炔瓶相互影响引发安全事故,两者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米。

6.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中最容易引起中毒的是()。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氮气

答案:B。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焊接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容易被人体吸入,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缺氧中毒。

7.电焊机的一次电源线长度一般不宜超过()米。

A.23

B.56

C.810

答案:A。一次电源线长度过长会增加电压降和漏电风险,一般不宜超过23米。

8.焊接用的面罩应能有效阻止()的侵害。

A.紫外线

B.红外线

C.紫外线和红外线

答案:C。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紫外线和红外线,面罩能有效阻挡这两种射线对焊工眼睛和面部的侵害。

9.触电事故发生时,首先要做的是()。

A.人工呼吸

B.胸外心脏按压

C.切断电源

答案:C。发现触电事故,首要任务是迅速切断电源,使触电者脱离电源,避免电流继续对人体造成伤害。

10.气割时,氧气瓶和乙炔瓶与明火的安全距离分别是()。

A.5米、10米

B.10米、5米

C.10米、10米

答案:C。氧气瓶和乙炔瓶与明火的安全距离都应不小于10米,以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焊接作业前,应检查焊机的()是否良好。

答案:绝缘性能。焊机绝缘性能良好是保证用电安全的关键,若绝缘不好,容易发生漏电事故。

2.焊接时产生的弧光主要包括()、()和()。

答案: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弧光中这三种光线都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红外线会导致眼睛灼伤等。

3.氧气减压器的作用是将氧气瓶内的高压氧气降低到()的工作压力,并保持稳定。

答案:焊接设备所需。减压器能将高压氧气调整到适合焊接设备使用的压力,保证焊接过程的稳定和安全。

4.乙炔瓶在使用时必须()放置,严禁卧放使用。

答案:直立。乙炔瓶直立放置可防止瓶内丙酮流出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危险。

5.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所持证件为()。

答案:特种作业操作证。电焊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作业。

6.焊接场地应保持干燥,其相对湿度一般不应超过()。

答案:90%。较高的湿度会影响焊机的绝缘性能,增加触电风险,一般相对湿度不应超过90%。

7.电焊机二次侧引出线应采用()。

答案:橡皮绝缘铜芯软电缆。这种电缆柔韧性好,绝缘性能佳,能满足电焊机二次侧引出线的使用要求。

8.气焊气割用的胶管,氧气胶管为()色,乙炔胶管为()色。

答案:蓝(或黑)、红。不同颜色的胶管用于区分氧气和乙炔,防止混淆使用引发安全事故。

9.焊接过程中,为防止触电,焊工应穿戴()、()和()等防护用品。

答案:绝缘鞋、绝缘手套、工作服。这些防护用品能有效隔离电流,保护焊工安全。

10.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的比例是()。

答案:2:30。即每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心脏按压,如此反复进行。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可以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焊接作业。()

答案:错误。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焊接作业极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严禁在此类场所进行焊接作业。

2.电焊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过载运行。()

答案:错误。过载运行会使电焊机发热严重,损坏设备,甚至引发火灾,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