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给排水工程PPT.pptx
2025/4/191第二模块园林给排水工程教学主题
2025/4/192课程名称:《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授课班级:园林工程施工技术1班授课时间:授课学时:6学时授课地点:1413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悉园林给水的类型、特点、水质选择、给水系统的组成及布置形式;2、掌握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理解给水管网的相关概念;3、掌握喷灌形式和喷灌系统的设计要求与方法;4、熟悉园林排水的特点,掌握地表径流、雨水管渠、排水盲沟等排水设计;5、了解排水管材及管道附属物。职业技能教学点: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园林给水、排水和喷灌设计处理能力。
结合例题进行解析,运用多媒体的手段采用讲授法的方式教学。教学手段:教学设计:清点人数—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课后小结—作业布置。教学重点喷泉设计处理、园林排水设计。教学难点为园林给水相关计算。
概述:园林给水的分类:生活用水:日常生活用水;指饮用、烹饪、洗涤、清洗卫生等用水,包括办公室、生活区、餐厅、茶室、展览馆、小卖部等用水及园林卫生清洗设施和特殊供水(如游泳池等)。
养护用水:植物灌溉;园林内部植物的灌溉、动物笼舍的清洗以及其他园务用水(夏季园路、广场的清洗等)。01造景用水:水体补充用水;园林中各种水体(包括溪流、湖泊、池塘、瀑布、喷泉等)的补充用水。02消防用水:灭火用水。03
园林给水的特点:2025/4/198园林中用水点分散;用水点高程变化大;水质可以分别处理;用水高峰时间可以错开;饮用水的水质要求较高。0103020405
给水水源分类与特点:3、给水水源的选择:浑浊度较高、水温变幅大、易受污染、季节性变化明显,径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化度低;多作养护用水。地表水:江河湖水库等地表水源;
地下水:指埋藏在地下孔隙、裂隙、溶洞等含水介质中的储存运移的水体;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水质清洁、水温稳定、分布面广;可消毒处理后作为水源。城市自来水:直接引入作为生活用水。
2025/4/1911
给水水源选择:满足水量、水质要求,注意安全防护、经济,结合绿地发展。
给水系统组成及布置形式:给水系统的组成:取水工程:选择水源和取水点,建取水构筑物;净水工程:建给水构筑物,水质处理;输配水工程:敷设输、配水管道,泵站、水塔、水池等调节构筑物。
给水系统示意图2025/4/1915
给水系统的布置形式:2025/4/191704030102统一给水系统:小游园、小水面公园采用;分质给水系统:大水面公园采用;分区给水系统:特大型公园及风景区采用,可保证供水安全性和灵活性;分压给水系统、循环给水系统:
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按总体规划布局的要求布置管网,分步建设;干管布置方向应按供水主要流向延伸,供水流向取决于最大的用水点和用水调节设施位置,干管输水距离最近;
管网布置必须保证供水安全可靠,干管一般按主要道路布置,宜布置成环状;01力求以最短距离敷设管线,降低造价和供水能量费用;02
干管宜随地形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地段,减少土方工程量;1消火栓应与干管连接,布置应考虑主要建筑。2
给水管网布置形式:树枝状管网:从引水点至用水点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径随用水点的减少逐步变小;适合用水点分散的情况,利于分期发展公园;构造简单、造价低、管线长度短、供水安全可靠性差,末端水质容易变坏。
环状管网:给水管线纵横相互接近,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01供水可靠、可降低管网中的水头损失;增加管线长度,投资增加。02
管网的布置要点:2025/4/1924干管应靠近主要供水点;1干管应靠近调节设施(如高位水池或水塔);2保证不受冻情况下,干管宜随地形起伏敷设,避开复杂地形和难于施工的地段,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3干管应尽量埋设于绿地下,避免穿越或设于园路下;4和其它管道按规定保持一定距离。5
用水量的确定:用水量标准:亦称用水定额,是对不同的用水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制订的相对合理的单位用水量的数值标准,是国家根据我国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生活水平、习惯、气候、建筑卫生设备设施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的;参考用水定额。
日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以Kd表示;0102一般城镇为,农村为;园林节假日为2-3。
时变化系数:用水量最高日用水最多的一小时用水量与该天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以Kh表示;时变化系数Kh=最高时用水量/平均时用水量城镇为,农村为5-6;园林为4-6。
(4)设计用水量的计算:最高日用水量Qd:Qd=m*qd/1000M——用水单位数(人.床等)qd——用水定额(L/人.d等)最高时用水量Qh:Qh=Qd/T*Kh=Qp*KhT——建筑物或其他用水点的用水时间Kh——小时变化系数Qp——平均时用水量(m3/h)
未预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