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变监控终端(TTU)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与优势 .pdf

发布:2025-04-17约4.4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配变监控终端(TTU)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与优势--第1页

配变监控终端(TTU)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与优势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随着时代快

速的发展,各行业都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国的电力配网自动化还处于一

个发展阶段,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通过加大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研究,

可以有效的完善我国的电力配网。

标签: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在电力配网自动化;应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智能配电网是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方向。SDG技术较新,

与传统配电网具有较大区别。通过建设和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将为传统配电网

向智能配电网的转变打下基础。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配电自动化方向已经有

了较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而我国配电自动化的起步较晚,当前建设程度并不高。

同时,由于每个地区的配电网的规模、环境、用户、管理等都有所不同,对于配

电自动化最佳模式需认真研究。本文对配网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和建设方案展开了

研究,分析了配电自动化终端配置原则,并提出分阶段建设的方案,以切实提高

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水平。

1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发展历程

1.1功能方面的发展进程

一般来说,可将配电终端功能的发展划分为监控功能阶段、故障诊断功能

阶段和面保护功能三大阶段,这几个阶段分别对应的是配电远动设备、集中式配

电终端设备和分布式配电终端设备。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一些电力自动化

企业按照配电网监控的基本要求,开始投入配电远动设备的研发之中,该类自动

化设备的核心技术主要从RTU转化而来,其最为典型的功能就是“三遥”功能,

但是,配电远动设备尚不具备馈线自动化功能。在步入90年代末之后,伴随配

电自动化试点在全国范围内的开展,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开始逐渐从利用重合器

时序整定配合的模式转变为利用馈线自动化终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进行故障检

测与隔离的模式。一些电力自动化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具备故障检测与处理功能的

配电终端设备的研发,从而加快实现集中式处理的馈线自动化功能。进入21世

纪之后,配电终端的馈线自动化功能开始逐渐从集中式处理模式转变为分布式处

理模式,具备故障检测、隔离与处理功能的面保护技术开始成为新的技术发展趋

势。与此同时,这种功能更加强大的分布式配电终端设备也在通信速度、安全性

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1.2通信方式上的发展进程

站在通信方式的角度来看,配电终端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串行通信系统和网

络型通信系统两大阶段。2001年,利用光纤以太网进行通信的配电终端设备开

始面世,这就使得配电终端开始步入网络型通信系统的发展阶段。与以往的通信

方式相比,网络型通信系统在通信速率上要高得多,而且,由于信息路由相对来

配变监控终端(TTU)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与优势--第1页

配变监控终端(TTU)在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与优势--第2页

说比较简单,便于操作,使得通信组网的灵活性也大大提升,这样就为配电终端

对等通信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也为面保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

通信环境。

1.3嵌入式软件方面的发展进程

站在嵌入式软件应用的角度来看,我国配电终端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中断加

循环的软件结构阶段和应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软件结构阶段。以往的配电终

端由于受到处理效率、存储空间、CPU等的制约,嵌入式软件在实际应用中只

能选择一般的中断加循环的处理模式。但伴随ARM芯片以及更大位数的CPU

的大面积推广和使用,使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软件逐渐具备了应用条件,其在配

电终端中的应用,使得终端设备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