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ppt
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工程之一: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工作工程之一:
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设计;1.1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1.标准公差系列;;;公差等级的选用;;三、形状精度;
1.直线度
;;
2.平面度
;
3.圆度
;;;4.圆柱度;四、位置精度〔基准概念〕;
1.平行度
;1.定向位置公差—平行度;
2.垂直度
;定向位置公差—垂直度;3.同轴度;定位位置公差—同轴度;4.圆跳动;;5.对称度;;;〔四〕形位公差的选用;1.2轴类零件的技术要求;2)几何精度
轴类零件一般是用两个轴颈支撑在轴承上,这两个轴颈称为支撑轴颈,也是轴的装配基准。
对于一般精度的轴颈,几何形状误差应限制在直径公差范围内,要求高时,应在零件图样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值。
;?3)相互位置精度
轴类零件中的配合轴颈〔装配传动件的轴颈〕相对于支撑轴颈间的同轴度是其相互位置精度的普遍要求。
通常普通精度的轴,配合精度对支撑轴颈的径向圆跳动一般为,高精度轴为。;(2)外表粗糙度
????根据机械的精密程度,运转速度的上下,轴类零件外表粗糙度要求也不相同。
一般情况下,支撑轴颈的外表粗糙度Ra值为0.63-0.16μm;配合轴颈的外表粗糙度Ra值为2.5-0.63μm;任务2:分析零件图,确定支撑轴颈的公差尺寸。
选择加工、测量所用的刀具和量具。
零件机械加工时,哪些要素应着重保障?;;1.3轴类零件的材料和毛坯;(2)轴类零件的毛坯;;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径;1.4外圆外表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第二节外圆外表加工;2)精车
主要任务:保证加工精度和外表质量。
切削用量:背吃刀量和进给量较小,切削速度较高;
刀具参数:前、后角较大,刃倾角为正值;
加工精度:IT8-7(6),Ra1.6-0.8;3)精细车
主要任务:以提高加工精度和外表质量为主要任务。
切削用量: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极小,切削速度很高;
刀具参数:一般采用立方氮化硼、金刚石等超硬材料刀具进行加工。
加工精度:IT6级以上,Ra0.4-0.05
用途:多用于有色金属工件的精密加工。;二???外圆外表的磨削加工
1、加工方法
1)工件有中心支承的外圆磨削
纵向进给磨削
特点:磨削精度较高,外表粗糙度较小,生产率较低
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中磨削较长的外圆外表
横向进给磨削(切入磨法)
特点:加工精度低,外表粗糙度较大,生产率较高
适用:大批大量生产中加工刚性较好的工件外圆外表成形外表。;
2)工件无中心支承的外圆磨削〔无心磨削〕
;2、外圆磨削的尺寸控制:加工过程中主动测量。
3、外圆磨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工艺特点:
磨粒硬度高,能加工一般金属切削刀具所不能加工的工件外表;
能切除极薄极细的切屑,修正误差的能力强,加工精度高,外表粗糙度较小。
应用范围:
广泛用于精加工,但不适于加工塑性较大的材料。
新形高速磨削和高效磨削得到开展。;三、外圆外表的精整、光整加工
定义:精加工后,从工件外表上不切除或切除极薄金属层,用以提高加工外表的尺寸和形状精度、减小外表粗糙度或用以强化外表的加工方法。
目的:减小外表粗糙度。〔提高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分类:研磨、超精加工、滚压、抛光;1、研磨;4)分类:手工研磨、机械研磨
5)工艺特点:
设备和研具简单、本钱低、容易保证质量。具有较强的对误差与缺陷的修正能力,能提高加工外表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减小外表粗糙度。但不能提高位置精度,生产率较低。
6)应用:可加工钢、铸铁、硬质合金、光学玻璃、陶瓷等多种材料。;2、超精加工
1)原理:
2〕工艺特点:
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