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真题库_9.docx

发布:2025-04-17约2.61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真题库_9

1、单选题关于蛙类的黏液腺,描述错误的是()

A、?多细胞腺

B、?埋于真皮中

C、?泡状腺

D、?单细胞腺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江南博哥)蛙类黏液腺的基本知识的理解。黏液腺是蛙类皮肤表面的一种特殊腺体,能够分泌出一种黏液,起到保护皮肤、防止水分流失和防止细菌感染的作用。根据题干所给出的选项,A、B、C三个选项都是黏液腺的基本特征,而D选项“单细胞腺”是错误的描述,因为黏液腺是多细胞腺,由多个细胞组成。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单选题真虹彩病毒是目前各国海水养殖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某渔场发生真鲷虹彩病毒病,其传播途径是

A、?垂直传播

B、?水平传播

C、?直接传播

D、?经口传播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真鲷虹彩病毒的传播途径。真鲷虹彩病毒是一种海水养殖中常见的病毒,其传播途径主要是水平传播,即通过水体中的病毒感染健康的鱼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其他选项的解释如下:A.垂直传播:指母体通过卵子、精子或胎盘将病原体传给后代,与本题不符。C.直接传播:指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鱼类之间的接触,与本题不符。D.经口传播:指病原体通过口腔进入体内传播,与本题不符。

3、单选题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是引起()暴发性出血病的病毒,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A、?虹鳟

B、?斑点叉尾鮰

C、?鳜

D、?锦鲤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的疾病。答案为C,即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是一种致病性强的病毒,可以引起鳜类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因此,正确答案为C。其他选项中,虹鳟、斑点叉尾鮰、锦鲤均不是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引起的疾病。

4、单选题淋巴囊肿病毒传染性在18~20℃水中能保持()以上

A、?5d

B、?3d

C、?8d

D、?10d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淋巴囊肿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传染性。根据题干所给出的信息,淋巴囊肿病毒在18~20℃水中能保持5天以上,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的时间均不符合题干所给出的条件。

5、单选题对蓝太阳鱼鳃细胞(BF-2)最为敏感的病毒是

A、?真鲷虹彩病毒

B、?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C、?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D、?斑点叉尾鮰病毒

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蓝太阳鱼鳃细胞(BF-2)最为敏感的病毒的认识。根据病毒学知识可知,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是一种影响鱼类的病毒,常见于蓝太阳鱼等鱼类,且对蓝太阳鱼鳃细胞(BF-2)最为敏感,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均不是蓝太阳鱼鳃细胞(BF-2)最为敏感的病毒。因此,本题答案为B。

6、单选题()流行于世界各大洲养殖鱼类,主要发生在海水鱼类

A、?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B、?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C、?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D、?淋巴囊肿病毒

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鱼类疾病的知识。正确答案为D,即淋巴囊肿病毒。淋巴囊肿病毒是一种常见的鱼类病毒,主要感染海水鱼类,如鲈鱼、鲑鱼、鲭鱼等。该病毒会导致鱼类淋巴囊肿的形成,严重时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免疫力,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养殖海水鱼类时,需要注意防范淋巴囊肿病毒的感染。

7、单选题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不包括

A、?垂直传播

B、?水平传播

C、?直接传播

D、?间接传播

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传播方式。根据病毒传播的基本原理,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其中,垂直传播是指病毒从母体传给子代,如孕妇感染病毒后,胎儿也可能受到感染;水平传播则是指病毒在人群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血液传播等。因此,根据题目所给选项,可以得出答案为A,即垂直传播不是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而B、C、D三个选项都是病毒的水平传播方式,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8、单选题无囊膜病毒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

A、?血液传播

B、?黏液传播

C、?粪—口传播

D、?飞沫传播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无囊膜病毒是一类没有包膜的病毒,如诺如病毒、肠病毒等。它们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即通过食物、饮水等途径摄入被感染者排泄物中的病毒,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感染。血液传播和黏液传播相对较少见,而飞沫传播也不是无囊膜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9、单选题多数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测病毒的首选样品是

A、?滲出液

B、?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