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功能障碍与治疗.ppt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与治疗;一、吞咽障碍简述;二、临床体现;2、咽期;;;洼田饮水试验
日本学者洼田俊夫提出的,分级明确清晰,操作简朴,利于选择有治疗适应症的患者。不过该检查根据患者主观感觉,与临床和试验室检查成果不一致的诸多,并规定患者意识清晰并可以按照指令完毕试验。
患者端坐,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测所需时间喝呛咳状况。
1级(优)能顺利地1次将水咽下
2级(良)分2次以上,能不呛咳地咽下
3级(中)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
4级(可)分2次以上咽下,但有呛咳
5级(差)频繁呛咳,不能所有咽下
正常:1级,5秒之内;可疑:1级,5秒以上或2级;异常:3~5级;颅神经检查
尤其是第V、VII、IX、X、XII对颅神经的检查。
面部表情肌——安静状态下和运动中的对称性,口唇的闭合能力、闭目能力
咀嚼肌——触诊及轻轻做抵御运动,下颌关节活动及抗阻能力
粘膜——目测
舌肌——在非运动状态下观测及在前伸状态下检查抗阻运动
口面感觉——主观刺激辨别;;;四、康复治疗;7.轮换吞咽:不一样形态的食物交替吞咽,有助于除去咽部残留物,固体食物和液体食物交替吞咽。
8.健侧吞咽:将食物放于健侧吞咽。
9.点头样吞咽:头后仰,随即头向前,同步做吞咽动作,有助于清除会厌谷残留食物。
10.转头吞咽:左右转头吞咽,有助于清除两侧梨状隐窝残留食物。
11.增进吞咽反射手法:通过吞咽肌群的感觉,诱发吞咽反射,用手指沿甲状软骨到下颌上下摩擦皮肤,门德尔松手法应用。
12.随意性咳嗽:故意识性咳嗽使进入气道内的食物被咳嗽出来。
13.球囊导管扩张法。
14.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维持吞咽反射,防止废用性肌萎缩,加强吞咽肌的肌力,尚有离子导入等。
15.针灸治疗。;五、饮食指导;2.食物的选择
A.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及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易被患者接受的食物,尤其要注意南方人喜稻米,北方人爱面食的饮食习惯。对准备期差的患者不能食肉或其他固体物,采用最易吞咽的食物,胶冻样食物密度均匀,宜粘而不易松散,轻易在口腔内移动,通过咽及食道时易变形,不在粘膜上残留又不易出现误咽,如菜泥、果冻、蛋羹、浓汤。
B.??昏睡、嗜睡吞咽能力中度如下者,予以易于吞咽的流质饮食,由营养师将主食中配以鲜牛奶、蔬菜汁和果汁等。伴随吞咽功能的改善及体能的恢复,将食物做成冻状、粥状,并要兼顾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等。颜色鲜、香味浓、味道美,利于食用及消化。
C.此外根据患者详细状况决定患者在何种姿势下进食、进食的一口量有多少、选择何种吞咽措施才能更有效地防止误咽、减少残留、顺利进食。。除此以外,还应当针对吞咽障碍患者的综合状况,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这样才能保障吞咽障碍患者的营养供应。;六、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