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C仿真器使用指南.doc
STC仿真器使用指南
1、安装Keil版本的仿真驱动
如上图,首先选择“Keil仿真设置”页面,点击“添加MCU型号到Keil中”,在出现的如下的目录选择窗口中,定位到Keil的安装目录(一般可能为“C:\Keil\”),“确定”后出现下列图中右边所示的提示信息,表示安装成功。添加头文件的同时也会安装STC的Monitor51仿真驱动STCMON51.DLL,驱动与头文件的的安装目录如上图所示。
2、在Keil中创立工程
假设第一步的驱动安装成功,那么在Keil中新建工程时选择芯片型号时,便会有“STCMCUDatabase”的选择项,如下列图
然后从列表中选择响应的MCU型号〔目前STC支持仿真的型号只有STC15F2K60S2〕,所以我们在此选择“STC15F2K60S2”的型号〔实际需使用IAP15F2K61S2或IAP15L2K61S2〕,点击“确定”完成选择
添加源代码文件到工程中,如下列图:
保存工程,假设编译无误,那么可以进行下面的工程设置了
附加说明一点:
当创立的是C语言工程,且有将启动文件“STARTUP.A51”添加到工程中时,里面有一个命名为“IDATALEN”的宏定义,它是用来定义IDATA大小的一个宏,默认值是128,即十六进制的80H,同时它也是启动文件中需要初始化为0的IDATA的大小。所以当IDATA定义为80H,那么STARTUP.A51里面的代码那么会将IDATA的00-7F的RAM初始化为0;同样假设将IDATA定义为0FFH,那么会将IDATA的00-FF的RAM初始化为0。
虽然STC15F2K60S2系列的单片机的IDATA大小为256字节〔00-7F的DATA和80H-FFH的IDATA〕,但由于STC15F2K60S2在RAM的最后17个字节有写入ID号以及相关的测试参数,假设用户在程序中需要使用这一局部数据,那么一定不要将IDATALEN定义为256。
3、工程设置,选择STC仿真驱动
如上图,首先进入到工程的设置页面,选择“Debug”设置页,第2步选择右侧的硬件仿真“Use…”,第3步,在仿真驱动下拉列表中选择“STCMonitor-51Driver”项,然后点击“Settings”按钮,进入下面的设置画面,对串口的端口号和波特率进行设置,波特率一般选择115200或者57600。到此设置便完成了。
4、创立仿真芯片
准备一颗IAP15F2K61S2或者IAP15L2K61S2芯片,并通过下载板连接到电脑的串口,然后如上图,选择正确的芯片型号,然后进入到“Keil仿真设置”页面,点击“将IAP15F2K61S2设置为2.0版仿真芯片”按钮或者“将IAP15L2K61S2设置为2.0版仿真芯片”按钮,当程序下载完成后仿真器便制作完成了。
5、开始仿真
将制作完成的仿真芯片通过串口与电脑相连接。
将前面我们所创立的工程编译至没有错误后,按“Ctrl+F5”开始调试。
假设硬件连接无误的话,将会进入到类似于下面的调试界面,并在命令输出窗口显示当前的仿真驱动版本号和当前仿真监控代码固件的版本号
断点设置的个数目前最大允许20个〔理论上可设置任意个,但是断点设置得过多会影响调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