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实验报告五合一全集.pdf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8—2019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开课实验室:4422019年4月17日
年级、专业、班学号姓名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组网初步指导教师缪祥华
教
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原理:A.了解□B.基本了解□C.不了解□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A.强□B.中等□C.差□
师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A.达到□B.基本达到□C.未达到□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A.规范□B.基本规范□C.不规范□
评
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A.详细□B.一般□C.没有□
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正确制作和识别以太网络中使用的双绞线电缆。学会为点对点网络和交换网络实施物理布线。并学会验
证网络的基本连通性的工具。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
在OSI模型的物理层必须通过介质连接终端设备。所需的介质类型取决于要连接的设备类型。本实验的
基本部分将使用双绞线电缆连接工作站与交换机。
此外,两台或多台设备要通过地址才能通信。网络层需要唯一的地址(亦称逻辑地址或IP地址)才能
使数据到达相应的目的设备。本实验将为工作站分配地址并用其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
PC机2台;交换机或集线器1台;
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
1.描述双绞线制作方法:描述双绞线的EIA/TIA568A和EIA/TIA568B的线序标准,描述平行线
和交叉线的区别和使用场合;
2.描述双绞线制作过程
3.将工作站连接到交换机。使用正确的电缆,将电缆一端连接到工作站的网卡端口,另一端连接到
交换机上的端口。描述你所使用双绞线种类;
4.为工作站分配第3层地址。
注意:必须在每台工作站上完成这些步骤。以下说明以WindowsXP为例,如果使用其它操作系统,
操作步骤稍有不同。
在计算机上单击开始,右键单击网上邻居,然后单击属性。此时应显示“网络连接”窗口,其中的
-1-
图标显示了不同的网络连接。
右键单击本地连接图标并单击属性。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项,然后单击属性按钮
在“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窗口的“常规”选项卡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
在IP地址框中输入PC1的IP地址192.168.1.XX。(PC2的IP地址应输入192.168.1.YY。)XX
和YY为学号后两位数字。
按Tab键后,系统将自动输入子网掩码。子网地址应为。如果此地址未自动输入,
请手动输入此地址。
单击确定。关闭“本地连接属性”窗口。
5.验证连通性。在计算机上单击开始,然后单击运行。在“打开”对话框中键入cmd,然后单击确
定。使用ping命令验证PC1与PC2之间是否可互达。在PC1的DO命令提示符后键入ping
192.168.1.YY。在PC2的DO命令提示符后键入ping192.168.1.XX。ping命令的输出是什么?
6.用wireshark捕获数据包进行分析。
7.如果ping命令显示错误消息或没有收到另一台工作站的应答,请根据需要排除故障。请给出故障
原因和解决方法。
8.如果拨下网络电缆并ping另一台工作站,ping命令的输出是什么?
9.自行使用ipconfig、arp命令和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