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预防常识.ppt
自然灾害
预防常识;几种常见的自然灾害;龙卷风灾害防护;美国当地时间5月20日下午,一场巨型龙卷风袭击美国中南部地区,这场龙卷风造成至少51人死亡、120多人受伤。
龙卷风风速高达每小时320公里,达到超强台风的风速。美国俄克拉荷马城南部的莫尔市,龙卷风所到之处是一片废墟。
龙卷风是美国的特产,每年美国都会有几次破坏力强大的龙卷风。;1.龙卷风常在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发生,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2.龙卷风的袭击范围小,其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
3.龙卷风的持续时间短。龙卷风的持续时间往往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最多不超过一小时。
4.龙卷风出现的随机性大,仅仅靠常规的气象监测手段很难预报。
5.龙卷风的风力特别大,破坏力极强。在龙卷风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200米/秒。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会把人吸走。;1.在家时,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
2.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3.在电杆、房屋倒塌的紧急情况下,应及时撤离以防止电击人体或引起火灾。
4.在野外遇龙卷风时,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垂直方向逃离,伏于低洼地面,但要远离大树、电杆,以免被砸、被压或触电。
5.汽车外出遇到龙卷风时,千万不能开车躲避,也不要在汽车中躲避,因为汽车对龙卷风几乎没有防御能力,应立即离开汽车,到低洼地躲避。;雷电防护;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雷电的形成;雷击有极大的破坏力,其破坏作用是综合的,包括电性质、热性质和机械性质的破坏。根据雷电产生和危害特点的不同,雷电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击雷
直击雷是云层与地面凸出物之间放电形成的。直击雷可在瞬间击伤击毙人畜。巨大的雷电流流入地下,令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直接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
2.球形雷
球形雷是一种球形,发红光或极亮
白光的火球。球形雷能从门、窗、烟囱
等通道侵入室内,极其危险。;3.雷电??应
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两种。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在雷云与其他部位放电后,凸出物顶部的电荷失去束缚,以雷电波形式,沿突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后,巨大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在附近的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造成对人体的二次放电,从而损坏电气设备。
4.雷电侵入波
雷电冲击波是由于雷击而在架空线路上或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的冲击电压沿线或管道迅速传播的雷电波。雷电侵入波可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使高压窜人低压,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雷电产生强大电流,瞬间通过物体时产生高温,引起燃烧、熔化,触及人畜时,会造成人畜伤亡;
雷击爆炸作用和静电作用引起树林、电杆、房屋等物体被劈裂倒塌;
打雷放电时能产生数万度高温空气急剧膨胀扩散,产生冲击波,具有一定的破坏力;
雷电流在周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电磁感应能使导体的开口处产生火花放电,如有易燃易爆物品,就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各种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线由于雷击产生高压,致使电气设备受损。;2004年6月26日下午2点多钟,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发生特大雷击事故,雷电击中了3棵紧挨着的大杉树,共30多人被击倒,有17人死亡。;防雷总原则:
一是人体的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
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雷电防护;雷电防护;雷电防护;雷电防护;浓雾防护;浓雾的形成;浓雾的危害;对电力通讯的影响
浓雾还会使电线受到“污染”,引起输电线路短路、跳闸、掉闸等故障,造成电网大面积断电,这种现象在电力部门叫做“雾闪”。“雾闪”可以很快影响使电力机车停运、工厂停产、市民生活断电。
对农业的影响
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不利影响。长时间的大雾遮蔽了日光,妨碍了农作物的呼吸,使作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储量减少。
对城市建筑的影响
城市气候学指出,大城市的热岛效应使城区的空气相对湿度偏低,不过城市中吸市湿性烟霾污染微粒却是很好的水汽凝结核,这种含有大量二氧化硫等的污染气体,与水汽结合形成的酸雾,对建筑有很大的腐蚀作用。
;浓雾的危害;雾灾的防护措施;暴雨灾害防护;暴雨的危害;暴雨的危害;暴雨的危害;暴雨的预警;暴雨灾害的防护;●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堆砌土坎,危旧房屋或在地洼地势住宅的人员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关闭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