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6_T 003-2021 周豆19号麦茬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CCSB23
4116
周口市地方标准
DB4116/T003—2021
周豆19号麦茬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21-09-27发布2021-12-27实施
周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4116/T003—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周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西华县农业农村局、郸城县农业农村局、郸城县白马镇农业服务中心、郸城县城郊乡农业服务中心、郸城县胡集乡农业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世豪、耿臻、李金花、李琼、罗永礼、舒文涛、杨青春、郭若冰、张鹏飞、刘雪峰、郭小三、张强、张东辉、张保亮、张鹏龙、李庆福、张军亚。
1
DB4116/T003—2021
周豆19号麦茬免耕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周豆19号麦茬免耕高产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收获等。
本文件适用于周口市区域内周豆19号麦茬免耕大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52大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850大豆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周豆19号
2010年经国家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高油大豆品种。3.2
高产
每667m2产量200kg以上,质量应符合GB1352规定。3.3
出苗期
2
DB4116/T003—2021
50%以上的幼苗子叶出土时的日期。3.4
初花期
50%的植株开花的日期。3.5
结荚期
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完全展开叶的节中,任意一节出现0.5cm~2cm长的荚果的日期。3.6
鼓粒期
主茎最上部4个具有完全展开叶的节中,任意一节籽粒较明显凸起的植株达50%以上的日期。3.7
成熟期
全株有95%的荚变为淡褐色,摇动有响声的植株占观察总株数的50%以上的日期。3.8
种肥异位同播
在大豆播种时,设置好大豆与肥料之间的有效距离,将肥料深施到与种子异位的土壤中。
4播前准备
4.1地块选择
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适宜机械设备作业的地块。4.2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850的规定。4.3种子质量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2的规定。4.4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4h~8h,用30%多·福·克种衣剂包衣。包衣方法应按照GB/T15671的规定执行。4.5麦茬处理
3
DB4116/T003—2021
要求小麦收割麦茬高度在15cm以下,田间麦秆粉碎长度在15cm以下,且无麦秆和颖壳堆积。如麦茬高、秸秆长,应进行灭茬;有堆积的麦秸、颖壳应抛洒均匀。
5播种
5.1播种期
最适播种期6月中旬,最晚播种期6月25日。5.2播种密度
按照土壤肥力,遵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每667m2播种量为4kg~5kg,留苗1.5万株~1.9万株/667m2。
5.3播种方式
播前造墒,使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确保出苗。利用大豆免耕覆秸播种机或精量播种机进行免耕播种,按照行距35cm~40cm,株距10cm~15cm,播种深度3cm~5cm进行机械条播;播种过程中及时查看播种情况,确保播种质量,保证下种均匀一致。
5.4种肥异位同播
种肥采用种子和肥料异位同播方式,每667m2施复合肥(15:15:15)10kg。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6田间管理
6.1查苗补苗
播种5d~7d后,及早查苗,缺苗30cm以上的及时补种或幼苗移栽。6.2间苗定苗
幼苗1个~2个复叶时及时间苗、定苗,按播种密度留苗,确保苗匀苗壮。6.3化学除草
出苗后3d~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