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炉炼钢冶炼工艺课件.pptx
電爐煉鋼冶煉工藝;第一節電爐冶煉操作方法;2)雙渣氧化法
又稱氧化法,它的特點是冶煉過程有正常的氧化期,能脫碳、脫磷,去氣、夾雜,對爐料也無特殊要求;還有還原期,可以冶煉高質量鋼。
目前,幾乎所有的鋼種都可以用氧化法冶煉,以下主要介紹氧化法冶煉工藝。;第二節冶煉工藝;2)補爐部位
爐襯各部位的工作條件不同,損壞情況也不一樣。爐襯損壞的主要部位如下:
爐壁渣線受到高溫電弧的輻射,渣、鋼的化學侵蝕與機械沖刷,以及吹氧操作等損壞嚴重;
渣線熱點區尤其2#熱點區還受到電弧功率大、偏弧等影響侵蝕嚴重,該點的損壞程度常常成為換爐的依據;
出鋼口附近因受渣鋼的沖刷也極易減薄;
爐門兩側常受急冷急熱的作用、流渣的沖刷及操作與工具的碰撞等損壞也比較嚴重。;槽出鋼電爐爐襯情況;EBT電爐爐襯情況;3)補爐方法
補爐方法分為人工投補和機械噴補,根據選用材料的混合方式不同,又分為幹補和濕補兩種。
目前,在大型電爐上多採用機械噴補,機械噴補設備有爐門噴補機、爐內旋轉補爐機,機械噴補補爐速度快、效果好。
補爐的原則是:高溫、快補、薄補。
4)補爐材料
機械噴補材料主要用鎂砂、白雲石或兩者的混合物,並摻入磷酸鹽或矽酸鹽等粘結劑。;二、裝料;電爐裝料情況;三、熔化期;1)爐料熔化過程及供電
裝料完畢即可通電熔化。爐料熔化過程圖,基本可分為四個階段(期),即點弧、穿井、主熔化及熔末升溫。;點(起)弧期;穿井期;主熔化期;熔末升溫期;爐料熔化過程與操作;典型的供電曲線;2)及時吹氧與元素氧化
熔化期吹氧助熔,初期以切割為主,當爐料基本熔化形成熔池時,則以向鋼液中吹氧為主。
吹氧是利用元素氧化熱加速爐料熔化。當固體料發紅(~900℃)開始吹氧最為合適,吹氧過早浪費氧氣,過遲延長熔化時間。
一般情況下,熔化期鋼中的Si、Al、Ti、V等幾乎全部氧化,Mn、P氧化40%~50%,??與渣的鹼度和氧化性等有關;而在吹氧時C氧化10%~30%、Fe氧化2%~3%。;3)提前造渣
用2%~3%石灰墊爐底或利用前爐留下的鋼、渣,實現提前造渣。這樣在熔池形成的同時就有爐渣覆蓋,使電弧穩定,有利於爐料的熔化與升溫,並可減少熱損失,防止吸氣和金屬的揮發。
由於初期渣具有一定的氧化性和較高的鹼度,可脫除一部分磷;當磷高時,可採取自動流渣、換新渣操作,脫磷效果更好,這樣為氧化期創造條件。
為什麼?脫磷反應與脫磷條件:;脫磷反應與脫磷條件:;電爐脫磷操作:
實際電爐脫磷操作正是通過提前造高鹼度、高氧化性爐渣,並採用流渣、造新渣的操作等,抓緊在熔化期基本完成脫磷任務。;(3)縮短熔化期的措施;四、氧化期;(2)氧化期操作
1)造渣與脫磷
傳統冶煉方法中氧化期還要繼續脫磷,由脫磷反應式可以看出:在氧化前期(低溫),造好高氧化性、高鹼度和流動性良好的爐渣,並及時流渣、換新渣,實現快速脫磷是可行的。
2[P]+5(FeO)+4(CaO)=(4CaO·P2O5)+5[Fe]
△H<0;2)氧化與脫碳
近些年,強化用氧實踐表明:除非鋼中磷含量特別高需要採用碎礦(或氧化鐵皮)造高氧化性爐渣外,均採用吹氧氧化,尤其當脫磷任務不重時,通過強化吹氧氧化鋼液降低鋼中碳含量。
降(脱)碳是電爐煉鋼重要任務之一,然而脫碳反應的作用不僅僅是為了降碳,脫碳反應的作用?;脫碳反應的作用如下:
降低鋼中的碳,利用碳-氧反應(C+O2→CO)這個手段,來達到以下目的;
攪動熔池,加速反應,均勻成分、溫度;
去除鋼中氣體與夾雜。
實際上,電爐就是通過高配碳,利用吹氧脫碳這一手段,來達到加速反應,均勻成分、溫度,去除氣體和夾雜的目的。;脫碳反應與脫碳條件:;3)氣體與夾雜物的去除
電爐煉鋼過程氣體與夾雜的去除是在那個階段,怎麼進行的?
去氣、去夾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