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1)-形考2 .pdf
中国古代文学(B)(1)形成性考核任务二
汉代文学
本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计,实际占形成性考核总成绩的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汉代的论说文主要分__哲理___和_政论_两大类。
2.汉代诗坛最重要的诗歌是汉代____乐府____民歌和《___古诗十九首___》。
3.贾谊的政论文,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汉初政论文的最高成就,他的
代表作是《___过秦论_____》和《__积贮疏___》。
4.汉赋从其思想内容和其艺术形式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__汉大赋___,另一类是__
汉小赋___。
5.标志汉大赋形成的第一篇作品是_枚乘___的《__七发_》,此后主客问答成了大赋一种固
定的结构形式。
6、《___上林赋_____》和《___子虚赋___》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也是汉赋具有开拓意义和
典范作用的成果。
7.班固的《__两都赋___》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而张衡的《__二京赋__》以规模宏大被称
为京都赋之极轨,推动了以京都、都会为题材的文学创作的发展。
8.汉代两位最伟大的历史散文作家分别是西汉的___司马迁__和东汉的__班固__。
9.张衡的《_归田赋_》是魏晋时期流行的“___抒情小赋_”的先驱。
10.班固的《__汉书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继《___史记_》以后出现的又
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
11.“乐府”原是__古代官司府音乐机关_的名称,始创于__秦___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成
一个庞大官署。
12.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汉乐府民歌多收入其中的“相和歌辞”、“__鼓吹歌辞_”和“杂
歌谣辞”三类中。
13.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__班固__的《咏史》,秦嘉的《__赠妇诗__》三首,
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1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_长篇叙事诗_,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
编的《__玉台新咏_》。
15.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__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萧统的《_昭明文选》。
二、默写与填句(每句1分,共10分)
1.默写《古诗十九首》的“涉江采芙蓉”(8分)
答: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填句:“新人虽言好,__未若故人姝__”(2分)
三、简答题(三题任选两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两汉辞赋的发展流程。
答:从时间顺序上来说,整个汉赋的发展大体可分成三个阶段:在西汉初期,是以骚体
赋为主流,是屈原、宋玉流风的直接延续和发展。从武帝开始到东汉中后期,是散体
大赋占据压倒优势。东汉顺帝以后,随着帝国政治、经济的衰落和儒家思想的崩溃,散
体大赋走向衰落,而那种体制短小的抒情赋又发展起来
2.《史记》的艺术成就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史记》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丰富多彩的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第二、司马迁写人
物运用了许多生动鲜活的艺术方法,第三、强烈的抒情色彩。
3.以《孔雀东南飞》为例,简析汉代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
答:第一、生动的故事性。《孔雀东南飞》的整个事故基本上是由对话组成的,逢场朱总故
事的生动性和精彩场面的描写。第二、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孔》中,对刘兰芝的形象塑造
非常成功,她完美无缺,大大引起了读者对她的热爱和同情,第三、句式自由、变化多样,
《孔》文采用的是五言体,而汉代乐府的五言体为建安时期五言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第
四、语言朴实凝练、善于叙事抒情。
四、分析论述题(三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答: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
字,但情真意切,读之使人倍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
动。全诗感情真挚而细腻。陈绎在《诗谱》中评价本诗说:“情真、景真、事真、意
真。”先写“与君生别离”,表达了天各一方的不幸;接着写“道路阻且长”,表达了难
以相见的无奈;再写自己因相思而衣带渐宽,担心丈夫为浮云迷惑而不知返家;最后以
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劝自己,结束了她离乱的相思。思念之情,反复叹咏,显得曲
折而细致入微。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委婉含蓄的抒情。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
是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以鸟兽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