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改性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和镉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pdf
摘要
印染废水不仅含有亚甲基蓝(MB)等染料,还含有重金属镉(Cd2+)等无机污
染物,治理难度大。目前,生物炭在去除水中污染物中表现优异,特别是氮掺杂生
物炭可以提高对污染物的吸附效果。但关于尿素改性生物炭对水中亚甲基蓝和重金
属镉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尚不清楚。为此,本文以大豆秸秆为原料,300℃限氧热解
制备原始大豆生物炭(BC),用尿素改性制备尿素改性生物炭(NBC),通过批量吸
附实验来研究改性前后生物炭对MB和Cd2+的吸附表现,结合吸附前后生物炭特性
表征,探究吸附机理以及不同环境因子对MB和Cd2+吸附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改性前后生物炭的理化特性
2-1
与BC相比,NBC比表面积减小了23.93%,为2.86mg;平均孔径增加了
6.71%,为17.17nm;从元素组成来看,NBC的H/C降低其芳香性增强,O/C、
(O+N)/C比值增加,表明含氧官能团和极性增强。BC和NBC的Zeta电位随pH增大
而降低,导致其负电性增强;在相同pH条件下NBC的Zeta电位值低于BC,NBC
的负电性更强。FTIR结果表明,NBC的-OH振幅增强,有利于氢键的形成;C=C/C-
C的存在表明具有稳定的芳香结构;NBC比BC的CN官能团含量高。XPS中C1s
显示C=C/C-C、C=O峰面积增加,表明芳香性和含氧官能团含量增加,N1s显示
NBC的吡啶-N含量增加,意味着将通过路易斯酸碱作用增强对污染物的吸附。
(2)BC和NBC对MB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BC和NBC对MB的准二级动力学拟合效果较好,R2分
别为0.868和0.955,表明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占主导,Elovich模型表明吸附过程牢
固,不易发生解吸。从Langmuir、Freundlich和D-R模型进行等温吸附拟合时发现,
不同温度下Langmuir的拟合参数优于Freundlich的拟合参数,表明NBC对MB的吸
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温度越高吸附性能越好。吸附热力学结果得出,∆G<0,表
明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H>0,表明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S>0,表明吸附过程
的不可逆性。吸附机理主要为氢键作用、静电吸附、π-π相互作用、路易斯酸碱作用
及孔隙填充等。
(3)BC和NBC对Cd2+的单一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NBC和BC对Cd2+的吸附动力学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Elovich吸附模
型,证明吸附过程中化学吸附起主导作用。吸附等温线中,Langmuir和Freundlich模
型对重金属Cd2+的拟合过程都较好,表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等重要,BC和
NBC对Cd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69.21mgg-1和147.87mgg-1。热力学参数中∆G<
0,∆H>0,∆S>0,表明吸附过程为自发、吸热、不可逆过程。Cd2+的吸附机理主
要是:沉淀作用、络合作用、离子交换及孔隙填充等。
(4)环境因子对MB和Cd2+的共吸附影响
+2++2+2+
在离子竞争实验中,阳离子(Na、Ca、Na+Ca)对吸附MB和Cd的抑制
-2--2-2++
作用较阴离子(Cl、CO3、Cl+CO3)更大,其中Ca的抑制作用大于Na。可溶
性有机酸(HA、OA、CA)对MB和Cd2+的共吸附呈现抑制作用,但低浓度HA促
进吸附。生物炭对不同自然水体水样中MB和Cd2+的吸附效果有所下降,但NBC对
MB、Cd2+的去除率仍保持在83%、81%以上,整体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