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规格书】.doc
PAGE
第PAGE2页共NUMPAGES8页
【高低温低气压试验箱技术规格书】
一、容积和尺寸
设备型号
HE-GDY-1000BT
1.1有效容积
1000L
1.2内箱尺寸
宽1000×高1000×深1000(MM)
二、性能指标
2.1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5~35℃
环境湿度
≤85%RH
试品重量
无
试品发热量
≤500W
2.2技术指标
温度范围
-60℃~+150℃(全程可控,可调控制精度±0.1℃)
温度波动度
≤±0.5℃(常压、空载)
温度偏差
≤±2.0℃(常压、空载)
温度均匀度
±2.0℃(常压、空载)
湿度范围
20%~98%RH(常压下做湿度)
湿度均匀度
2.5%RH
压力范围
101KPa~11KPa
升温速率
1.5~3℃/min(非线性、常压、空载情况下)
降温速率
0.7~1℃/min(非线性、常压、空载情况下)
降压时间
101KPa→15KPa≤30min(箱内干燥、空载情况下)
升压恢复速率
小于等于10KPa/min
2.3设定压
力对应高度
11.68kPa 15250m
19.16kPa 12200m
30.06kPa 9150m
46.54kPa 6100m
57.3kPa 4550m
69.66kPa 3050m
2.4满足试验标准
GB/T2423.1-2001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
GB/T2423.2-2001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
GB/T2423.21-1991试验M:低气压试验方法
GB/T2423.25试验Z/AM:低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B/T2423.26试验Z/BM:高温/低气压综合试验
GJB150.3-1986高温试验
GJB150.4-1986低温试验
GJB360A方法105:低气压试验
GJB150.2-86低气压(高度)试验
2.5噪音指标
≤75dB(A声级)
2.6设备重量
800KG
2.7设备功率
AC380V三相四线+保护地线
2.8特殊要求
通水、通电功能(箱体侧边有进水、排水端口与及220V电源接头)
三、结构及材料
3.1保温围护结构
外壳承压,采用优质5mm厚SUS304防滑不锈钢板作为内承压箱体,其整体承压强度设计能力大于10t/m2。内壁四周光滑、平整,无毛刺和凹坑,便于清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积水现象
3.2设备外箱
双面镀锌钢板,表面喷塑处理
3.3设备内箱
设备内箱全部采用厚度为5mm厚的SUS#304耐热耐寒不锈钢密封焊接。
3.4保温层
硬质聚氨酯泡沫+玻璃纤维(厚度80mm)
门保温材料:玻璃纤维
所有缝隙都有TIG(钨极电弧惰性气体保护焊)无缝焊接完成
表面被很好的抛光,SUS-304号不锈钢板
3.5气压平衡装置
在工作室底部及机组底板上都设置有冷凝水收集孔,通过管道引出
外接压力测试接口1个
手动充气阀DN251个
为了避免试验箱在做高低温循环试验时箱内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箱体内外压力差对试验箱体强度的影响.
3.6空气循环系统
3.6.1传动方式 磁偶合传动轴流式风机通过外置马达经磁藕合传动,带动旋转风叶搅拌空气形成对流
特点:
1) 无机械连接,完美气密性
2) 结构可靠稳定
3.6.2风道 为保证较高的均匀度指标,试验箱后部设有内部循环送风系统,及专用风道,风向为上吹下吸模式。工作室一端的风道夹层内,分布加热器、制冷蒸发器、风叶等装置。采用风机使箱内空气循环,当风机高速旋转时,将工作室中空气从下部吸入风道内,经加热/制冷后从风道上方吹出,在工作室中与试品交换后的空气再被吸入风道内,反复循环,从而达到温度的设定要求。
3.6.3低气压恒温在低气压条件下做低温试验时,由于空气密度很低,用风机形成对流传热很难实现制冷系统与冷热平衡。
3.7制冷系统
3.7.1. 制冷方式 机械压缩复叠制冷方式
3.7.2. 系统特点 依不同工况自动切换制冷系统流量,恒定段切断多余系统保持实现节能运行
1)节能控制
A)在恒定延时后切断相应压缩机组匹配输出,减少恒温平衡的加热输出,从而节能
B)热输出调节制冷系统输出能力,减少恒定时加热器输出能耗
3.7.3. 制冷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
3.7.4. 蒸发器 翅片式换热器(兼做除湿器)
3.7.5. 冷凝器 板式换热器
3.7.6. 节流装置 热力膨胀阀、毛细管
3.7.7. 制冷机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根据试验条件自动调节制冷机的运行工况冷凝压力调节阀(冷却水流量调节装置)蒸发压力调节阀(防止蒸发器结冰)压缩机回气冷却回路能量调节回路。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