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选择课件.ppt
電氣設備選擇9.1電器和載流的導體發熱當電器和載流導體通過電流時,有部分電能以不同的損耗形式轉化為熱能,使電器和載流導體的溫度升高,這就是電流的熱效應。Q=I2Rt(J)R=KfRdc式中I——通過的電流(A);t——電流作用的時間(s);R——電阻,如為直流電路,即為直流歐姆電阻Rdc;Kf——集膚係數,其大小與電流的頻率、導體的形狀和尺寸有關,在大截面母線中,其影響往往不可忽略,而對於絞線和空心導線,通常都可以認為Kf=1。電器和載流導體過度發熱的影響主要有:⑴機械強度下降。⑵接觸電阻增加。⑶絕緣性能降低。9.1.1正常工作情況下持續發熱的計算電器或載流導體在未通過電流時,其溫度和周圍介質溫度相同。當通過電流時,由於發熱,使溫度升高,並因此與周圍介質產生溫差,熱量將逐步有部分電能以不同的損耗形式轉化為熱能,使電器和載流導體的溫度升高,這就是電流的熱效應。對於均勻導體,其持續發熱的熱平衡方程式是:式中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已考慮了集膚係數的導體交流電阻;K——散熱係數;A——導體散熱表面積m2; ——導體溫度;——周圍介質溫度;m——導體品質(kg);c——導體比熱容;⑴溫升起始階段上升很快,隨時間的延長,其上升速度逐漸減小。⑵對於某一導體,當通過不同的電流時,由於發熱量不同,穩定溫升也就不同。⑶達到穩定溫升的時間,從理論上講應該是無窮大,實際上,當t(3~4)T時,其溫升值即可按穩定溫升計算。根據導體持續發熱的條件,當導體的穩定溫升小於或等於導體持續發熱時的允許溫升時,可認為是熱穩定。可以求出該導體正常運行情況下最大允許電流,即:銅、鋁及鋼裸母線持續發熱允許溫度規定為國為70℃。9.1.2故障情況下短時發熱的計算故障情況下的短時發熱,主要是在系統發生短路故障時。這時通過電器或載流導體的短路電流,其數值比正常工作電流大很多倍。由於短路發熱過程很短,可近似認為是一個絕熱過程。對於均勻導體,短時發熱的熱平衡方程式是:式中——短路電流的暫態值。短路時,由於導體溫度的變化範圍很大,這時,其電阻和比熱容都不是常數。其隨溫度而變化的關係式是:式中——溫度為0時導體電阻率;——溫度為0時導體比熱容;——導體電阻溫度係數;——導體比熱容溫度係數;l——導體長度(m);S——導體截面(m2)。——短路電流週期分量在t內的熱效應;——短路電流非週期分量在t內的熱效應。短路電流週期分量在內的熱效應,可以用發熱等值時間法或近似數值積分的方法求得。發熱等值時間法,是令:故t5s時發熱等值時間:50MW以下的發電機短路電流週期分量平均運算曲線作出的,應用於更大容量的發電機,勢必產生較大誤差。這時最好採用近似數值積分法。求近似數值積分的方法有分段矩形法、分梯形法和拋物線法。上式中的係數依此為1、10、1,故亦簡稱1—10—1公式。短路電流非週期分量在t(s)內的熱效應,可得:9.2電器和載流的電動力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