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年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发布:2025-04-15约3.02万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年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

?

?

?

?

第I卷

?

?

一.参考题库(共100题)

?

1.李某为公司仓库保管员。某日,两歹徒威逼李某交出仓库钥匙而持刀追打李某,李某被打成重伤,无奈之中李某抢了路边正在停车的黄某的摩托车逃走。李某抢走摩托车的行为??

A.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抢劫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B.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他人车辆,属于盗窃行为,侵犯他人利益

C.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正当防卫,保护了公司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D.不应负刑事责任,李某抢走摩托车属于紧急避险,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保全了更大的合法权益

?

?

?

2.画展9点开门,但8点15分就有第一个观众提前到来排队等候入场。假设观众不停地来。且每分钟来的观众一样多。如果开5个入场口,9点5分就没有人排队。那么如果开3个入场口,不再有人排队的时间是______。

A.9点10分

B.9点8分

C.9点7分

D.9点9分

?

?

?

3.有黑白两球共150个,按每组3个分成50组,其中只有1个白球的共13组,有2个或3个黑球的共21组。有3个白球的与有3个黑球的组数相等。那么在全部球中,白球共有______个。

A.79

B.76

C.82

D.84

?

?

?

4.中国的电视人,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无论手机、网络还是其他移动终端,真正对电视形成挑战的,不是这些实体的机构和渠道,而是在这些媒体环境浸泡之下慢慢嬗变的受众。这些受众,他们也许是电视观众,也许是网民,也许是“手拍暴民”,电视内容从传递到他们身上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脱离了制作者的掌控。这些受众将从电视节目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乐趣和价值观,他们将如何解读、衍生、变造电视节目,都让电视人夜不能寐。

??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讲述的是:______

A.电视受众趣味发生变化的原因

B.电视制作人如何引导受众的审美导向

C.电视制作如何适应受众趣味的变化

D.受众如何利用手机、网络等媒体发表见解

?

?

?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______

??

?

?

?

6.①______目前对于地球磁场的变化和倒转提出了不少理论或模型,______基本上都处在假设和推测的阶段,并没有一个十分成熟的理论。

??②在评价标准上,______要看数字,______不能只看数字,要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

??③汪曾祺先生终生主要从事创作,即使偶尔也写些评论,甚至这些评论可以归入学术论文一类,______总的说来,他天生就是一个作家,______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即使/也?虽然/但是?但/而

B.即使/也?既/又?不过/也

C.尽管/但?虽然/但是?不过/也

D.尽管/但?既/又?但/而

?

?

?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聚氰胺是一种氮杂环有机化合物,有轻微毒性

B.霉变的花生中易产生黄曲霉素,它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C.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

D.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可以在食物中少量添加

?

?

?

8.系统整合方法是指人们在考虑和处理复杂问题时,始终要从整体出发,从部分之间相互整合入手,去揭示或构建整体大于部分之总和的机制的一种思维原则和方法。

??根据以上定义,下面不属于运用系统整合方法的是:

A.在对大脑、人体、夸克粒子研究时,将其看作黑箱

B.长江三峡工程计划

C.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D.为了节省时间,将多种菜一起炒

?

?

?

9.非语言沟通是相对于语言沟通而言的,是指通过身体动作、体态、语气语调、空间距离等方式交流信息进行的沟通过程。在沟通中,信息的内容部分往往通过语言来表达,而非语言则作为提供解释内容的框架来表达信息的相关部分。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非语言沟通的是______。

?

A.交警向驶入路口的车辆打出通行的手势

B.接受采访时,小丽有意降低语速,显得很自信

C.废墟下传来了求救者断断续续的敲击声

D.谈判陷入僵局,双方代表都身体后靠,拉开距离

?

?

?

10.人与宇宙之间的生命感应,实际上是一个由物→心→物→心……不断延续的循环过程,中间,必然伴随着社会文化的介入。因此,生命感应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不变的原始性的命理感应与可变的文化性的机体感应,前者即中国古代文化中所尊崇的“天人感应”,产生的可谓原美感,后者产生的可谓文化美感;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前者呈现为共通性,后者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根据此段文字,下列对“天人感应”的理解中,错误的一项是:

A.它产生一种文化美感

B.它呈现为共通性

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