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疾病急救护理常规.pptx
各种疾病急救护理常规
CONTENTS
疾病急救护理概述
常见疾病急救护理常规
特殊疾病急救护理常规
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急救护理中的沟通与协作
疾病急救护理概述
01
定义
急救护理是指在突发伤病事件发生时,由专业护理人员迅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护理措施,以挽救患者生命、减轻病痛、促进康复的过程。
重要性
急救护理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为后续治疗创造良好条件。
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快速反应原则
急救护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的救治流程,根据患者病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避免盲目施救和不当处理。
科学救治原则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个体化护理原则
急救护理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护理人员应积极参与团队协作,共同提高救治效果。
团队协作原则
专业知识与技能
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
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及时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其他医护人员密切协作,共同完成救治任务。
急救护理人员应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沉着应对,为患者提供稳定、可靠的护理服务。
敏锐的观察力与判断力
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
常见疾病急救护理常规
02
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尽快就医。
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及时就医。
协助患者取半卧位,给予吸氧,遵医嘱用药,观察病情变化。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立即就医,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和肢体活动情况。
保持患者安静,减少搬动,头部抬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止血、脱水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脑梗塞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给予吸氧、抗感染、平喘等药物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01
哮喘发作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给予吸氧,使用平喘药物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02
急性呼吸衰竭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立即评估患者意识和呼吸情况,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初步处理,尽快就医。
避免搬动骨折部位,进行初步固定处理,尽快就医。
立即脱离热源,用冷水冲洗伤口,避免弄破水泡,尽快就医。
严重创伤
骨折
烧伤
特殊疾病急救护理常规
03
对症治疗与支持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治疗措施,如解毒剂、呼吸兴奋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同时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
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将患者迅速带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
清除体内毒物
根据中毒途径不同,采取相应措施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如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促进毒物排泄
给予利尿剂、碱化尿液等措施,加速毒物从尿液中排出;或通过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方法清除血液中的毒物。
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
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其口鼻内的泥沙、杂草等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
如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操作。
送医治疗
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尽快将溺水者送往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控水处理
将溺水者取头低脚高位,利用重力作用将体内水分控出;或采取急救人员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的姿势,将溺水者腰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腰背部进行控水。
切断电源
迅速关闭电闸或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将电线挑开,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判断病情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判断其意识、呼吸、心跳等情况。如触电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正常,应将其就地平卧,严密观察;如触电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对症处理
对于电灼伤、外伤等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骨折等。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送医治疗
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尽快将触电者送往附近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在转运过程中,应继续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必要的急救处理。
01
02
03
04
急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04
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喊患者,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同时判断患者呼吸是否正常。
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立即呼救,并准备进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