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2897-19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12897一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forthefirstandsecondorderleveling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全国领土上建立一、二等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施测方法和精度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的布测。区域性的精密水准测量,也可参照使用。
2引用标准
GB316。水准仪系列及基本参数
GB3161经纬仪系列及基本参数
3术语
结点水准网中至少连接三条水准测线的水准点。
水准路线同级水准网中两相邻结点间的水准测线。
区段水准路线中两相邻基本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测段两相邻水准点间的水准测线。
连测将水准点或其他高程点包含于水准路线中的观测。
支测自路线中任一水准点起,测至三角点、导线点、水文测站以及其他任何固定点的水准测量。
接测新设水准路线中任一点连接其他路线上水准点的观测。
检测检查已测高差的变化是否超过规定而进行的观测。
重测因成果质量不合规格而重新进行的观测。
复测每隔一定时间对已测水准路线进行的测量。
4水准网的布设
4.1布设原则
4.1.1一等水准路线应沿路面坡度平缓、交通不太繁忙的交通路线布设,水准路线一般应闭合成环,并
构成网状。一等水准环线的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在1000^1500km之间;山区应在2000km左
右,困难地区可按具体情况适当变通。
4.1.2一等水准网每隔15^-20年复测一次。
4.1.3二等水准网在一等水准环内布设。二等水准路线尽量沿公路、大路及河流布设。二等水准环线
的周长,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应在500^-750km之间;山区和困难地区可酌情放宽。
4.1.4水准路线附近的验潮站基准点、城市及工业区的沉降观测基准点、地壳形变观测基准点,应列入
水准路线予以连测,若连测确有困难,可以支测。施测等级与布设路线的等级相同。路线附近的大地点、
水文点、气象站等(以下统称为“其他固定点,’),可根据需要列入路线予以连测或支测。支线的施测等级
可按使用单位的要求确定,若没有特殊的精度要求,则当支线长度在20km以内时,按四等水准测量精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一05一05批准1992-01一01实施
GB12897一91
度施测;支线长度在20^-50km时,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施测;支线长度在50km以上时,按二等水准
测量精度施测。
4.2水准点布设密度
水准路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应埋设稳固的水准点。水准点分为基岩水准点、基本水准点、普通水准点
三种类型。各种水准点的间距及布设要求应按表1规定执行。
表1
水准点
、、.间距布设要求
类型’-一二,、入
憨500km左右嚣森箕黔髦攀霭嘿}翼器应予增设,基岩较“
_40km左右;经济发达地区20
整一30孟亮巍反丽认差一二等水准路缈及其交叉处;大、中城市两侧及县城附近。尽量
水准点,_’.“一、--一------一设置在坚固岩层中
右-一,一一___.
普通4.8km;经济发达地区2-4地面稳定,利于观测和长期保存的地点,山区水准路线高程变换点
水准“km荒;漠”区10km左“翼“’鳅“过300m的“两端’跨p1水恻量的”岸标尺“附
4.3路线命名及水准点编号
4.3.1水准路线以起止地名的简称定为线名,起止地名的顺序为“起西止东”、“起北止南”。一、二等水
准路线的等级,各以I,ii书于线名之前表示。
4.3.2路线上的水准点,应自该线起始水准点起,以数字1,2,3-一·顺序编定号数。
4.3.3基岩水准点除了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