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校消防应急处置预案.docx

发布:2025-04-17约2.28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消防应急处置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置,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消防应急处置预案。

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学校消防应急指挥部,由校长任总指挥,副校长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和安保人员等。

总指挥职责:全面指挥学校火灾应急处置工作,协调各小组行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及对外求援等重大决策。

副总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开展工作,在总指挥不在时履行总指挥职责,负责现场具体指挥和协调。

灭火行动组:由学校安保人员和部分教师组成,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等灭火器材。负责在火灾初期迅速扑灭火源,控制火势蔓延。

疏散引导组:以各班级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为主。在火灾发生时,迅速到达班级,引导学生有序疏散至安全区域,确保学生安全。

安全保卫组:由安保人员组成。负责在学校各出入口和安全区域维持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同时协助疏散引导组确保学生安全。

医疗救护组:由学校校医和部分具备急救知识的教师组成。配备急救箱、担架等医疗设备,在安全区域设立临时医疗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和转运。

后勤保障组:由后勤工作人员组成。负责保障灭火器材、救援设备的供应,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如饮用水、食品等,同时保障学校水电供应的安全。

通讯联络组:由办公室人员组成。负责与消防、公安、医疗等外部救援力量的联络,及时准确地报告火灾情况和学校位置,传达指挥部的指令,同时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

预警预防机制

消防设施检查:学校后勤部门每月对校内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包括灭火器的压力、消防栓的通水情况、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的完好性等,确保消防设施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火灾隐患排查:各部门和班级每周进行一次火灾隐患自查,重点检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域。学校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火灾隐患大排查,对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

消防宣传教育:学校将消防安全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消防安全专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消防知识讲座、观看消防宣传片等形式,向师生传授火灾预防、火灾报警、疏散逃生等知识和技能。同时,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定期发布消防安全信息。

消防演练: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全校性的消防演练,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小组的职责和演练流程。演练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应急响应程序

火灾报警:学校任何人员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校内报警电话报告学校消防应急指挥部,同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报告火灾发生的地点、火势大小、燃烧物质等情况。

启动预案: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确认火灾情况,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启动预案,迅速通知各应急小组到达指定位置,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灭火行动:灭火行动组在接到通知后,迅速携带灭火器材赶赴火灾现场,根据火势情况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如火灾初期,利用灭火器、消防栓等进行灭火;如火势较大,配合消防部门进行灭火。

疏散引导:疏散引导组在各班级教室门口组织学生迅速疏散,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引导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域。在疏散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

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在学校各出入口和安全区域设置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保障救援通道畅通。同时,对校园进行巡逻,防止不法分子趁乱作案。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在安全区域设立临时医疗点,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对于伤势较重的人员,及时联系医院进行转运治疗。

后勤保障:后勤保障组迅速调配灭火器材、救援设备和物资,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学校的水电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

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及时与消防、公安、医疗等外部救援力量保持联系,报告火灾处置情况,传达指挥部的指令。同时,通过校园广播等方式向师生通报火灾情况和应急处置进展。

后期处置措施

火灾事故调查:火灾扑灭后,学校配合消防部门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查明火灾原因、事故责任等情况。

损失评估:后勤部门和财务部门对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进行评估,统计学校建筑物、设备、物资等的损坏情况。

恢复重建:根据损失评估结果,学校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及时修复受损的建筑物和设备,补充消耗的物资,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总结反思:学校组织召开火灾应急处置总结会议,对整个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消防设施配备: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食堂等场所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消防栓、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应急救援物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