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电线电缆包装工艺规范.docx
汽车用电线电缆包装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按日本汽车工程学会标准JASOD608/1992《汽车用耐热低压电缆》,JASOD611/1994《汽车用薄壁绝缘低压电缆》和按日本工业标准JISC3406/1993《汽车用低压电缆》制造的各型号电缆的成圈或成筒(桶)包装。其他标准的同类电缆包装亦可参照。
产品包装及一些例外要求,可能会随销售对象不同而异,生产中可按有关供货协议通知执行。
2编制依据
2.1本规范第1条所列产品标准中对产品包装的原则性要求。
2.2参照VW60306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规范《单芯无屏蔽低压电缆要求和试验》有关规定。
3包装材料
电缆的包装材料及预期的具体用途见表1。
表1
序
材料名称
规格尺寸
预期用途
1
透明塑料薄膜卷
厚度约0.04mm,宽度60mm左右
“圈装”电缆的内包装层
2
PP薄膜绳(索)
单层膜厚约0.03mm,展开宽度约40mm
捆绑“圈装”的电缆
3
塑料薄膜布块
厚度约0.07mm,幅宽按配套圆筒尺寸,
宜印上外包装标志内容
裹包“筒(桶)装”电缆,
用作简易防护层
4
PP丙纶编织袋
类似一般电缆料包装袋,宜印上外包装标志内容
“圈装”电缆批量交货外包装
5
打包带
材质PP或Fe,带宽20-30mm
捆扎电缆外包装护层(箱)
6
圆筒(桶)
按高速、精密、双色挤塑机收线装置的配套圆筒(桶)尺寸或者由顾客提供
挤塑时承载或包装时复绕
要求以成筒方式交货的电缆
4包装设备及常备工模器具要求
4.1计米成圈机
计米成圈机测量轮与记数器联用计量装置的固有系统总误差应在±2‰以内,一般成圈机应具有“到码自停”功能。
计米成圈机的放线装置应能使盘装电缆放线时比较轻松灵活,而在成圈到码停机瞬间,又不至于因无刹车机构,造成电缆松乱而影响下一轮的放线成圈。
电缆成圈用的圆锥状模具环面必须光滑无硬刺,能确保脱模时不会擦、刮伤电缆绝缘层。
4.2电缆复绕机
能与筒(桶)式包装交货的“圆筒(桶)”配套使用,其余性能同4.1(1)(2)条要求。
4.3电缆测断器
宜利用一般廉价指针式万用表的×1KΩ档或×100Ω档测量;也可以采用其它低压直流声、光指示的通断器测量。无论采用何方法,使用前都应注意检查两根测量引接线端头在接通(短路)和分开(断路)时,相应的状态指示是否正常和灵敏可靠。
4.4常用工具
剪刀,单面刀片,电工剥线钳,断线钳,钢丝钳,手持缝口(袋)机,打包钳等等。
5包装工艺内容及要求
5.1电缆外观检查
电缆的成圈或者复绕成筒,除了要准确计量每一件交货电缆的长度以外,还要利用此作业过
程,对全数出厂电缆的外观质量进行最后一道全面的检查和处理。
外观检查的方法,不外乎在电缆放线成圈、成筒时依靠人的正常视力作细心观察和用手触摸的感觉;在生产中锻炼敏锐的判断能力再加上实践经验的积累,自然必不可少。
同一产品的外观,不同人可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重要的是要把握好判断标准,良好电缆的外观质量要求是:
包覆层的塑化光滑平整—即电缆表面应无皱结、疙瘩,无气泡、夹杂,无裂纹、裂口;在
电缆的横断面上,无肉眼可见的气泡、砂眼和夹杂;电缆挤包层基本上不偏芯(当用读数显微镜或者投影仪测量厚度时,其最薄处的厚度必须至少达到标准规定值);包覆松紧适度。
底色和标志线的颜色以及标志线条的宽度,电缆的外直径,相邻色环的间隔距离,都应均
匀一致。(标准规定一条标志线的宽度应占电缆环面的10-15%;均匀性包括线条的粗细,全长连续无间断,以及两条标志线之间的径向对称。)
电缆表面呈现的各种颜色,包括底色、标志色、色环色和油墨印字的颜色,相互之间应有
明显的反差--即色泽分明,尤其是用油墨印字轮印的制造商识别标志字符笔划,都能分辨清楚。
(4)无论是油墨印字还是喷涂的色环标志,都应清晰、耐擦,且无任何滴漏的墨迹污染;电缆上相邻色环的间隔距离应保持在10-20mm范围内的某一数值上,且在整根电缆上无漏喷涂的线段存在。
5.2缺陷点(部位)的处理
(1)对本规范5.1条所列举电缆表面应判为缺陷点的部位,包括工频火花试验过程可能有的电压击穿点的处理,可使用刀片、剪刀或电工剥线钳等工具,将缺陷点所在的绝缘层剥去30-100mm作为“缺陷标志”。剥离绝缘时不可以将任何一根导线搞断。
(2)如遇须剥离的绝缘长度超过100mm时,则必须按第5.3条的要求处理。
5.3电缆的连接头
(1)每盘或每根同型号、同规格、同颜色标志电缆的接续,以及因表面缺陷而须剥离的绝缘长度超过100mm要作剪断处理时,都需要对电缆进行接头。
(2)电缆的接头,应根据规格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