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渠道数字化项目-渠道沙盘BI-访谈纪要_销售与服务系统-销服战略规划与运营部-市场洞察组_20200811_final.docx
PAGE
PAGE1
OPPO渠道数字化项目
访谈纪要-战规部门确认沙盘原型图
会议名
OPPO渠道数字化项目-BI
时间
2020/08/11
地点
春笋大厦4103会议室
参会人员
OPPO:
邱晓敏、李学林、刘思彤
德勤:
张博弈、孙正、郑小佼、李思佳、吴乃嘉、郭艺林、何喆帆
重要结论
从战规视角,我们承接的是全球沙盘部分,我们的诉求是需要展现清楚全球市场行业变化波动;我们认为沙盘BI的价值在于1)实用场景,除了老板看,还可以适用于与核心战区司令、核心部门一起讨论目标未达成、同比下降的原因2)核心业务部门使用性,战规会对数据进行交叉对比计算,省去了之前在Excel和PPT的工作量;
首页要抓住大盘、品牌、价位段之间的串联关系(详见Q1);要有标尺的体现,要有内外数据源的交叉对比(详见“其他建议”);
机器学习的前提是要对行业的基本变化规则掌握清楚(详见“其他建议”)。
待办事项
看战规之前发的月报,研究数据逻辑
有关行业侧数据波动问题,可以直接联系晓敏
遗留问题
无
访谈问题及答案
首页-全球页
邱晓敏:询问有关地球仪各颜色的解释
德勤方:地球上的各种颜色是基于波士顿矩阵得出,我们会标注图例。
李学林:询问有关数据源的解释
德勤方:数据源包括内部(例如叶子系统和ESA等)和外部(例如GFK等)。还有数据是计算得到的,例如通路库存。
李学林:有些信息漏了,没有价位段,5G,渠道。最核心的是三个,大盘整体,品牌(必须有品牌份额和对应的绝对销售量和销售额),分价位段市场的变化(全球市场在不同价位段里份额和绝对量的波动)。SISO库存DOS用小列展现,不用太明显,大家很清楚,我们有很多手段看得到。
份额变化不能代表市场真实变化,份额高低跟大盘波动有关,我们也要看绝对量的变化——如果份额涨了绝对量也涨了那确实涨了,如果份额涨了绝对量跌了意味着大盘发生了变化。
串联后的逻辑是如果大盘真的涨了我们应该要知道涨在了那个价位段,涨在对应价位段看品牌份额变化,如果是oppo涨了,价位段大盘也是涨,价位段(例如600美元以上)看也是涨了,会有一个初步的评估,说明这个月oppo的旗舰卖的很好。
具体区域、渠道、客户后面再展示即可
首页-中国区页
李学林:使用场景很重要,除了老板闭门review,还会应用在重要公司级的会,分析研讨经营数据,例如下钻某个省/区域的信息看具体出了什么问题。
宏观市场-市场竞情(内外数据结合)页
德勤方:这块看全球各地经济数据,从人均GDP,ASP,智能机市场规模等来看;逻辑是1)首先确认进入与否2)在已经进入市场看实际完成情况。
邱晓敏李学林:表格里的指标是已经整合了我们沙盘里的信息吗?(德勤方:对)。可以对信息做权重划分,把不重要的往后放,能做全就做全。语言维度也可以纳入。
德勤方:经济指标(包括GDP、CPI以及手机行业相关指标等)是帮助我们推算销售目标以及销售预测。我们认为给领导看一系列经济指标不如直接给他看依据指标生成的一个输出值。我们考虑在本期或者二期去跑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得到销售目标的依据值,是对模式的识别,例如用波士顿矩阵,在不同的范式下,市场规模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现阶段是计划在一个范式下做预测。
李学林:(销售预测)我们尝试过,效果运气成分比较多,我们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我们认为方法论可行,但数据收集工作量太大,SOSI各维度数据人工方式收集30年不可行。
德勤方:可能本期做不了,机器学习以及渠道调价补差计算器会放在所有工程完成后如果有余力考虑做,当前先从0到1把架子搭起来,一切都是可商量。
你们引入了多少叶子系统的数据?
德勤方:SI,SO是ESA数据,内部渠道通路这块分成进货量、发货量、库存量,这三块全取自于叶子,门店核销上报也是叶子系统。
李学林:你们看过叶子的决策树模板吗?我担心现在的BI沙盘和决策树的功能价值差异不大。决策树上能够呈现的核心内容也包括销量、库存。我们(战规)的期望是具备叶子系统和决策树做不到的实用性,具体是简化当前我们使用Excel和PPT的工作,能够像Tableau那样拖拉拽、组合、拆分、对比、交叉。
德勤方:现在我们用的是永洪的BI,他现在也自带了这个功能。我们会有灵活分析的页面,调取不同数据模型指标,大家自行分析。
目前只有PC端?
手机端也要上,但上的范围有限。
其他建议
1.展现形式能够满足基本的数据图,例如线、柱、图、圈、气泡就够;
2.(首页)数据要有标尺,要有参考系,否则老板看数没有感觉,因为我们要看到趋势。从时间维度,我们会锁定一年,细化季度标尺,看单个月的(例如份额)变化,这样就有年度主标尺和年度内的季度二标尺。可以再详细看一下月报里的图表以及数据逻辑;
3.(首页)需要有内外数据源的差异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