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训练试题.docx

发布:2025-04-14约2.9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强化训练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文言文阅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也?”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夫子亦信乎?吾射,亦既贯矣。曰:‘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谋其政,不达其人。君子哉!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可谓士矣。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二)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愉快)

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生气)

C.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D.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斯:这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日三省吾身/吾射,亦既贯矣

B.人不知而不愠/人不知其善也而不吾知也

C.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吾道一以贯之/吾射,亦既贯矣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笃信好学,守死善道(笃:坚守)

B.危邦不人,乱邦不居(人:进入)

C.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斯:这样)

D.吾道一以贯之(贯:贯通)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射,亦既贯矣

B.曰:“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C.子曰:“君子不器。”

D.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提到“吾日三省吾身”,这表明曾子是一个勤奋好学、谦虚谨慎的人。

B.文中提到“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这说明子贡是一个有志向、有追求的人。

C.文中提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这说明孔子认为财富是可以追求的。

D.文中提到“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这说明子贡是一个善于提问、善于思考的人。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四、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列文言文,将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曾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吾以横逆待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善,则吾以善待之。不亦君子乎?”

五、现代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如梦,岁月如梭。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戏,有起有落,有悲有喜。那么,如何在这场戏中演绎好自己的角色呢?

(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文章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3)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人生哲理?请列举并简要分析。

六、作文

题目:我的成长之路

要求:

1.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你是如何克服它们的。

2.描述你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感悟,以及这些经验和感悟对你的影响。

3.表达你对未来的期望和决心,以及你将如何为实现这些期望而努力。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文言文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1.B

解析:选项A中,“说”解释为愉快,符合原文;选项B中,“愠”解释为生气,与原文不符,原文中“不愠”表示不生气;选项C中,“省”解释为反省,符合原文;选项D中,“斯”解释为这样,符合原文。

2.D

解析:选项A中,“吾日三省吾身”和“吾射,亦既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