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提高卷)【原卷版】.docx

发布:2025-04-14约5.6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姓名:班级:分数: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探究实验题

总计

题数

14

13

6

33小题

分数

42

35

23

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共计42分)

1.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B.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约为﹣20℃

2.南极的气温终年很低,最低在-70℃以下,如果固态酒精和固态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和-39℃,那么我国南极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

A.应该选择水银温度计

B.选择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都可以

C.应该选择酒精温度计

D.选择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都不可以

3.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冰袋降温②冰冻的衣服晾干③干冰变小④冰花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如图所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斗争中,医务人员所戴的护目镜上经常起了一层水雾,影响视线。这些水雾的产生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A.?升华????????????????????B.?凝华?????????????????????????C.?液化??????????????????D.?汽化

第4题图

第4题图第5题图

5.如图所示,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A.浸入开水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6.如图所示,电影《长津湖》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冰雕连”的士兵们趴在雪地上岿然不动,他们身上“霜”的形成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凝固

7.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当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后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液化成为小水滴

C.小水滴如果在高空中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就会凝固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到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液化成微小的冰晶,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飘落大地

8.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时,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这种灭火器钢瓶里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 B.提高温度 C.压缩体积 D.增大体积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11.某同学记录了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画出了石蜡熔化的图象,下列给出的图象中,可能是他画的石蜡熔化图象的是()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第1

第12题图第13题图

13.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5min,晶体开始熔化B.晶体熔化过程持续20min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吸收热量D.晶体的熔点是80℃

14.甲、乙两图分别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