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灭火器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使物体损坏,因此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泡沫灭火器和水基型灭火器含有水分,可能会导致触电,不适用于扑灭电器火灾。
2.我国消防宣传日是()。
A.1月19日
B.11月9日
C.9月11日
答案:B。解析:11月9日的月日数恰好与火警电话号码119相同,而且这一天前后,正值风干物燥、火灾多发之际,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冬季防火工作。为增加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在一些省市进行“119”消防活动的基础上,于1992年发起,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的“消防宣传日”。
3.发生火灾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乘坐电梯逃生
C.从安全出口逃生
答案:B。解析:发生火灾时,电梯可能会因断电而停止运行,将人困在电梯内,而且电梯井像烟囱一样,会成为烟气的通道,威胁被困人员的安全。所以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过滤部分有毒烟气,从安全出口逃生是正确的逃生途径。
4.以下哪种物品在火灾中容易产生有毒气体?()
A.木材
B.塑料
C.棉织物
答案:B。解析:塑料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氯化氢等,对人体危害极大。木材和棉织物燃烧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等,相对来说产生的有毒气体较少。
5.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可采取()。
A.奔跑离开火场,灭掉身上火苗
B.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
C.用手扑打身上火苗
答案:B。解析: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奔跑会使空气流动,加速火势蔓延;用手扑打身上火苗,容易烧伤手。就地打滚可以隔绝空气,压灭身上的火苗,是比较有效的灭火方法。
6.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责令改正,处()罚款。
A.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
B.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
答案:A。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条规定,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一)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火灾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是()、()和()。
答案: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解析:可燃物是指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助燃物主要是指空气中的氧气,一般氧含量在14%以上就能支持燃烧;着火源是指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如明火、电火花、摩擦热等。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火灾才会发生。
2.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是拔下(),握住喷管,对准火焰(),压下压把喷射。
答案:保险销、根部。解析:拔下保险销是为了解除灭火器的保险装置,使其能够正常喷射。对准火焰根部喷射,是因为火焰根部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部位,将干粉喷射到根部可以有效地抑制燃烧反应,达到灭火的目的。
3.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一次。
答案:每日、二小时。解析: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日进行防火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保障消防安全。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人员密集,火灾危险性较大,每二小时进行一次防火巡查能更好地确保场所安全。
4.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拘留。
答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可以在阳台、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堆放杂物。()
答案:错误。解析:在阳台、楼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堆放杂物会堵塞疏散通道,一旦发生火灾,人员无法及时疏散,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严禁在这些地方堆放杂物。
2.只要不使用大功率电器,就可以在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
答案:错误。解析:私拉乱接电线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即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也可能因电线老化、破损、短路等原因引发火灾。因此,不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