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师-建筑材料复习题与答案.docx
水利工程师-建筑材料复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引起硅酸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之一是水泥熟料中[]含量过多。
A、C3S
B、游离氧化钙
C、氢氧化钙
D、C3A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水泥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过多会导致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游离氧化钙在水泥硬化后会继续与水反应,产生体积膨胀,从而使水泥石出现裂缝、翘曲等现象,影响水泥的安定性。而C3S是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之一,对水泥强度起重要作用;氢氧化钙是水泥水化产物之一;C3A主要影响水泥的凝结时间等性能,它们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2.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开口孔隙体积为VK,闭口孔隙体积为VB,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则材料的表现密度为ρ=[]。
A、m/V
B、m/[V+Vk]
C、m/[V+Vk+VB]
D、m/[V+VB]
正确答案:C
3.材料吸水后将材料的[]提高。
A、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
B、密度
C、导热系数
D、耐久性
正确答案:C
4.回弹法常用来测定[]构件表面硬度,以此来推算其抗压强度。
A、木材
B、石膏
C、混凝土
D、钢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回弹法是通过检测混凝土构件表面硬度来推算其抗压强度的常用方法。石膏、木材、钢材一般不采用回弹法测定相关强度。
5.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
A、塑性
B、硬度
C、弹性
D、冲击韧性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冲击韧性是指钢材抵抗冲击荷载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塑性是指钢材在受力破坏前可以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裂的性质。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硬度是指材料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所以钢材抵抗冲击荷载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6.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A、M剂
B、硫酸钠
C、NaNO3
D、引气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硫酸钠是一种早强剂,能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M剂一般为缓凝剂,会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对早期强度提高无促进作用;NaNO3虽有一定早强效果,但不如硫酸钠显著;引气剂主要是引入大量微小气泡,改善混凝土工作性和耐久性等,对早期强度提高作用不明显。
7.生产水泥时,掺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
A、调节凝结时间
B、防止体积安定性不良
C、提高水泥强度
D、增加产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水泥中掺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调节水泥的凝结时间。水泥加水后会迅速发生水化反应,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快就会凝结硬化,无法进行施工操作。石膏能够延缓水泥的凝结时间,使水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可塑性,便于施工。它不会提高水泥强度,防止体积安定性不良也不是主要目的,更不会增加产量。
8.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
A、适当加大砂率
B、加水泥浆(W/C不变)
C、加大水泥用量
D、加减水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加减水剂能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是增大流动性最有效的措施。加大水泥浆(W/C不变)也可增大流动性,但效果不如加减水剂显著。适当加大砂率主要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其他性能,对流动性增大效果不明显。加大水泥用量会增加成本且可能带来其他问题,不是增大流动性的最佳方式。
9.在进行沥青试验时,要特别注意[]。
A、试件所在容器中的温度
B、试件所在水中的温度
C、室内温度
D、养护温度
正确答案:B
10.一般情况下,材料的密度[ρ]、体积密度[ρo]、堆积密度[ρo]之间的关系为:[]。
A、ρρ0ρ0
B、ρ0ρρ0
C、ρ0ρ0ρ
D、ρρ0ρ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是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由于材料内部存在孔隙,所以绝对密实状态下的密度最大,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密度次之,堆积状态下由于颗粒之间存在空隙,堆积密度最小,即ρρ0ρ0。
11.砌筑用石材的抗压强度由边长为[]mm立方体试件进行测试,并以[]个试件的平均值来表示。
A、200,3
B、100,6
C、50,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砌筑用石材的抗压强度是由边长为70mm×70mm×70mm的立方体试件进行测试的,每组试件数量为3个,以3个试件的平均值来表示抗压强度。边长50mm的试件尺寸不符合规范要求,边长200mm和100mm也不符合砌筑用石材抗压强度试验的标准试件尺寸。所以应选边长大于50mm且为3个试件的选项C。
12.进行砖的强度等级检定时,需取[]块砖样进行试验。
A、3
B、5
C、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进行砖的强度等级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