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和国消防法》理论测试题练习题.docx
《中华人民和国消防法》理论测试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起施行。
A.2009年5月1日
B.2008年10月28日
C.2009年1月1日
答案:A。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A.消防环境
B.消防设施
C.公共设施
答案:B。《消防法》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A.岗位防火责任制
B.消防安全责任制
C.安全生产责任制
答案:B。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4.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消防法》第十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A.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B.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C.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D.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答案:ABCD。以上选项均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一般单位职责外,还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
5.违反《消防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A.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
B.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C.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或者有其他妨碍安全疏散行为的
D.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答案:ABCD。根据《消防法》第六十条规定,以上行为均会责令改正,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填空题
1.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答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是我国消防工作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现了消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要求。
2.禁止在具有()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答案:火灾、爆炸危险。在这类场所吸烟、使用明火极易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所以严格禁止。
3.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
答案:公安机关。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可能涉及大量人员聚集,需要确保消防安全,承办人应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
4.消防产品必须符合();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
答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确保消防产品质量符合相应标准,才能在火灾发生时发挥应有的作用。
5.消防救援机构统一组织和指挥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优先保障()的安全。
答案:遇险人员。生命至上,在火灾扑救中优先保障遇险人员安全是基本原则。
三、判断题
1.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答案:正确。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是消防安全责任人。
2.消防设施、器材或者消防安全标志的配置、设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未保持完好有效的,经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强制执行,所需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
答案:错误。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而不是公安机关。
3.任何人发现火灾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答案:正确。这是《消防法》对公民在火灾报警方面的明确要求。
4.公众聚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擅自投入使用、营业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并处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答案:正确。此规定是为了确保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5.个人可以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答案:错误。《消防法》禁止个人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四、解答题
1.简述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有哪些?
答案: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主要包括:
(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2)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3)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