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pdf

发布:2025-04-16约9.99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第11期

University总第629期

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黄志

(成都大学商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摘要:当前工智能技术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加速向经济社会渗透融合,影响着社会生

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和与教育业的渗透融合带来了经济学课程内容、

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巨大变化。文章立足工智能应用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

和挑战,结合传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充分考虑工智能应用背景下

社会岗位对经济学人才的新要求,分析目前经济学课程需要改革的问题,提出多层次设置经济学

课程内容、加强实践能力培养、推进跨学科课程建设和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等课程改革路径,旨在

培养适应工智能时代发展且创新性、实践性强的经济学才。

关键词:工智能;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4)11-0078-04

人工智能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正程教学改革带来了机遇,不断拓展经济学的外延和内

加速向经济社会渗透融合。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的影涵、打破了学习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为经济学教学提

响带来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巨大拓展,而人工智能与供了新方法和新工具。

教育业的渗透融合带来了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多1.拓展经济学的外延和内涵

样化,也改变着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此外,人工人工智能拓展了技术进步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

智能技术创新与行业的渗透融合,带来了社会对经济等经济理论,还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

学人才需求的变化。一方面,人工智能在驱动传统产法。就技术进步理论而言,人工智能区别于传统技术

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不断挤出就业尤其是低技能就进步,是新一轮技术革命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创新,具

业,减少就业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催生有产业渗透范围广、知识生产性强、就业替代性强以

的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对就业者的技能要求更高。及增长效应强等“新颖”之处。从经济增长理论而言,

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经济活动和相应经济关系及人工智能不仅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可成为一种

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学课程受到人工智能咱1暂

兼具资本和劳动力特征的新生产要素。一旦机器智

技术的影响深刻而广泛。人工智能对经济学课程教学能超过人类,智能机器将带来经济指数级增长。人工

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经济学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创新智能的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扩展数据可得性、进行预测

与变革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和因果识别,与传统经济学方法相比存在显著优势,将

经济学研究方式和效率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咱2暂

一、人工智能应用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带来的2.打破学习的地域和时间限制

机遇和挑战传统经济学课程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讲授,教

(一)人工智能应用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带来的机遇学内容由教师进行选择,教材内容比较陈旧且枯燥。

人工智能与教育业的加速渗透融合,为经济学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