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管理规定.docx

发布:2025-04-15约2.6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管理规定

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管理规定

一、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管理的技术规范与平台责任

(一)推送算法的透明化与用户画像限制

移动新闻客户端需公开基础推送逻辑,禁止使用过度细化的用户画像进行信息分发。算法应设置敏感内容过滤机制,对时政、社会等重大新闻的推送权重需人工干预,确保重要公共信息不被娱乐化内容淹没。平台须建立算法审计日志,保留至少6个月的推送记录备查。

(二)分级分类推送管理体系

建立新闻信息三级分类制度:1级(突发/重大事件)可突破用户静默设置推送,但每日不超过3次;2级(常规新闻)按用户活跃时段智能分发;3级(商业/娱乐内容)必须获得用户二次授权。对未成年人用户自动启用学习模式,屏蔽博彩、暴力等类型推送。

(三)终端技术控制要求

客户端应提供15分钟紧急屏蔽功能,用户长按推送消息即可临时关闭推送。强制实现夜间免打扰(22:00-7:00)功能,医疗急救等特殊场景除外。所有推送消息需携带可追溯的ID编码,用户可一键投诉违规推送。

二、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的内容审核与问责机制

(一)双审核人员制度

重大时政新闻需经过责任编辑+算法工程师双确认方可推送,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红色(涉政)需总编辑签字,黄色(社会热点)需值班总监审核,蓝色(文娱)由初审后人工抽检。审核人员资质需向网信部门备案,每年接受不少于40小时政策培训。

(二)虚假信息溯源追责

对推送不实消息造成社会影响的,实行首推平台负主责原则。建立虚假信息赔付基金,单条不实消息最高处罚可达该平台日均营收的200%。对三次违规的新闻采编机构,取消其客户端入驻资格1年。

(三)广告推送特殊规范

商业推广消息必须标注广告标识且不得模仿新闻样式,医疗、金融类广告需额外添加风险提示浮窗。用户每日接收的商业推送占比不得超过总推送量的20%,关闭广告按钮需设置在显眼位置且无需二次确认。

三、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的用户权益保障与社会监督

(一)个性化权限管理系统

用户可自主调整六大维度推送偏好:1.新闻类型(时政/财经/体育等)2.推送频次3.图文比例4.视频自动播放5.消息来源级别6.地域相关性。平台不得因用户关闭个性化推荐而降低其他服务质量。

(二)未成年人保护专章

未满14岁用户自动启用纯净模式,仅接收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媒体内容。建立家长控制面板,可远程管理子女设备接收的新闻类别。禁止向未成年人推送含抽奖、充值等诱导性内容的新闻。

(三)第三方监督会建设

由网信办牵头成立行业监督会,成员包含媒体代表、技术专家及普通用户。会每月随机抽查各平台推送内容,发布《移动新闻推送合规指数报告》。开通推送违法举报快速通道,重大线索24小时内转交执法部门。

(四)特殊时期管理预案

在国家重大活动期间启动统一推送机制,重要公告由媒体平台优先分发。自然灾害等紧急状态下,授权应急管理部门直接接入推送系统,确保预警信息100%触达受影响区域用户。建立推送系统熔断机制,当单日投诉量超过基线值200%时自动暂停商业推送功能。

四、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一)用户数据采集边界规范

移动新闻客户端采集用户行为数据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禁止收集设备IMEI码、通讯录等无关信息。地理位置信息采集精度不得高于区县级,且单次使用后需立即匿名化处理。建立数据采集清单公示制度,每季度向网信部门报备新增采集字段。

(二)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要求

用户画像数据必须进行分片加密存储,密钥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物理隔离。推送消息日志保留期限不超过1年,过期数据需进行不可恢复删除。数据传输强制采用TLS1.3以上协议,禁止使用明文传输用户阅读偏好等敏感信息。

(三)第三方数据共享限制

未经用户明示同意,不得将数据共享给非新闻服务类第三方。与广告联盟等合作方数据交换时,需部署隐私计算中间件,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对违规使用数据的合作方实施终身禁入。

五、移动新闻客户端推送消息的应急响应与危机管理

(一)重大舆情快速响应机制

当推送内容引发群体性舆情时,平台需在1小时内启动应急响应:1)暂停相关话题推送2)置顶权威辟谣信息3)开通专项举报通道。建立7×24小时网络巡查队伍,对热点事件推送内容实施动态分级管控。

(二)系统容灾备份标准

推送系统需实现异地双活部署,确保在单机房故障时消息延迟不超过5分钟。重大新闻推送前需进行压力测试,保证百万级并发推送时消息到达率不低于99.9%。建立推送内容灰度发布机制,新功能上线前需通过5%用户群体验证。

(三)错误推送补救流程

发生重大误推事件后,平台需在30分钟内完成:1)全网撤回错误消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