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员中级考试模拟题含答案.docx
工程测量员中级考试模拟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1.213m,B尺读数为1.401m,则()。
A.A点比B点高
B.A点比B点低
C.A点与B点等高
D.A、B点高低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后视读数小于前视读数,说明后视点比前视点高,即A点比B点高。
2.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的影响。
A.视准轴误差
B.横轴误差
C.照准部偏心差
D.以上都对
答案:D
解析: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和照准部偏心差等影响。
3.已知A点高程为100.000m,后视读数为1.500m,前视读数为1.000m,则B点高程为()m。
A.99.500
B.100.500
C.101.000
D.101.500
答案:B
解析:根据高差公式$h_{AB}=a-b$($a$为后视读数,$b$为前视读数),可得$h_{AB}=1.500-1.000=0.500m$,$H_{B}=H_{A}+h_{AB}=100.000+0.500=100.500m$。
4.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直角坐标系的主要区别是()。
A.轴系名称不同
B.象限排列顺序不同
C.原点位置不同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直角坐标系轴系名称不同(测量中X轴为南北方向,Y轴为东西方向;数学中X轴为水平方向,Y轴为垂直方向)、象限排列顺序不同(测量是顺时针,数学是逆时针)、原点位置不同。
5.等高线的平距越小,表示()。
A.地面坡度越小
B.地面坡度越大
C.地面坡度不变
D.与地面坡度无关
答案:B
解析:等高线平距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集,地面坡度越大。
6.全站仪测量距离时,采用()可以消除大气折光的影响。
A.对中
B.整平
C.往返观测
D.盘左盘右观测
答案:C
解析:往返观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气折光等误差的影响。
7.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
A.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B.同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C.反号按高差成比例分配
D.同号按高差成比例分配
答案:A
解析: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是反号按距离成比例分配。
8.用钢尺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的公式是()。
A.$D=l\timesn+q$
B.$D=l\timesn-q$
C.$D=l\divn+q$
D.$D=l\divn-q$
答案:A
解析:式中$l$为钢尺长度,$n$为整尺段数,$q$为余长,$D$为水平距离。
9.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
A.水平面
B.水准面
C.大地水准面
D.参考椭球面
答案:C
解析: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10.高斯投影属于()。
A.等面积投影
B.等距离投影
C.等角投影
D.任意投影
答案:C
解析:高斯投影属于等角投影。
11.下列误差中()为偶然误差。
A.照准误差
B.视准轴误差
C.横轴误差
D.指标差
答案:A
解析:照准误差具有偶然性,属于偶然误差;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指标差属于系统误差。
12.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
A.传递高程
B.传递距离
C.传递角度
D.传递坐标
答案:A
解析: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
13.地形图比例尺的精度是指()。
A.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B.图上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C.图上0.1c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D.图上1c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答案:A
解析:地形图比例尺的精度是指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
14.已知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为186°,则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为()。
A.96°
B.276°
C.6°
D.186°
答案:C
解析: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等于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加或减180°,$186°-180°=6°$。
15.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答案:A
解析:后视读数大,前视读数小,说明后视点比前视点低,即A点比B点低。
16.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90°
B.180°
C.270°
D.360°
答案:A
解析: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