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士理论知识考试题库.docx

发布:2025-04-13约2.4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士理论知识考试题库

选择题

1.下列哪种溶液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0.9%氯化钠

C.50%葡萄糖

D.复方氯化钠

答案:A。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红细胞凝聚,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0.9%氯化钠主要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50%葡萄糖用于补充能量、利尿等;复方氯化钠也是补充电解质溶液。

2.测血压时,袖带过窄将使测得的血压()

A.增高

B.降低

C.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

D.无影响

答案:A。袖带过窄,需较高的压力才能阻断动脉血流,所以测得的血压值会增高;袖带过宽,测得的血压值会偏低。

3.为病人进行鼻饲时,鼻饲液的温度是()

A.30~32℃

B.32~34℃

C.34~36℃

D.38~40℃

答案:D。鼻饲液温度一般为38~40℃,温度过高易烫伤病人,温度过低易引起病人胃肠道不适。

填空题

1.青霉素过敏性休克首选的抢救药物是()。

答案:盐酸肾上腺素。盐酸肾上腺素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兴奋心肌、增加心输出量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是抢救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2.成人正常脉率为()次/分。

答案:60~100。正常情况下,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活动、情绪等因素而有所波动。

3.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物品,按原折痕包好,有效期为()小时。

答案:24。无菌包打开后,若未使用完,在24小时内可继续使用,超过24小时应重新灭菌。

判断题

1.长期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

答案:错误。长期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氯性酸中毒,而不是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常见于钾摄入过多、钾排出减少、细胞内钾外移等情况。

2.为病人插胃管时,当胃管插入15cm时,应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答案:正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避免胃管误入气管,使胃管能顺利通过会厌部进入食管。

3.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取下的义齿应浸没于热水中保存。()

答案:错误。取下的义齿应浸没于冷开水中保存,热水会使义齿变形。

解答题

1.简述静脉输液的目的。

答案:静脉输液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补充水分及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脱水、酸碱平衡紊乱等病人,如腹泻、呕吐等导致的水和电解质丢失。

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对于大出血、休克等病人,通过快速输液可以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输入药物,达到控制感染、治疗疾病的目的。如输入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输入化疗药物治疗肿瘤等。

补充营养,供给热能。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的病人,可通过静脉输入营养液,如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等,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2.简述输血过程中发生溶血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措施。

答案:

原因:

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不符而造成血管内溶血,一般输入10~15ml即可出现症状。

输入变质血,如血液储存过久、保存温度不当、血液被剧烈震荡或被细菌污染等,均可导致红细胞破坏溶解。

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值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临床表现:

第一阶段:病人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恶心、呕吐、心前区压迫感、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等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引起的。

第二阶段:病人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这是因为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进入肾小管形成结晶,阻塞肾小管,导致肾功能障碍。

第三阶段: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是由于肾小管阻塞,肾小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而坏死脱落,进一步加重肾小管阻塞,最终导致急性肾衰竭。

处理措施:

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

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升压药或其他药物治疗。

将剩余血、病人血标本和尿标本送化验室进行检验,以查明溶血原因。

双侧腰部封闭,并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解除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插入导尿管,监测每小时尿量,并做好记录。若发生肾衰竭,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

若出现休克症状,应进行抗休克治疗。

3.简述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答案:

观察病情:

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4小时测量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天后,改为每日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