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3T 1572-2012 油松大苗大树移植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4-12约5.65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565.020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1572—2012

油松大苗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2012-07-03发布2012-07-15实施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3/T1572—2012

I

前言

本标准由河北省林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瑞霞、甄红伟、魏晓坤、张慧、牟建楼、徐学华、马琳娜、孙铂、张立荣、马风新、王宇、张志明、王君山、臧卫平、刘桂臣、杨艳华、张明远等。

DB13/T1572—2012

1

油松大苗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松大苗大树移植树木的选择、前期准备、起苗(树)与包装、吊装、运输、吊卸栽植、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亦适用于带土坨移植的其它树种。

2术语与定义

2.1

油松大苗大树

胸径大于8cm的油松。2.2

硬包装移植

采用木包箱包装土坨的移植。2.3

软包装移植

采用草绳草片包装土坨的移植。2.4

土坨

以树干为中心或按根分布区域所挖掘的土壤几何体。2.5

土台

以树干为中心所挖掘的四棱台土壤几何体。2.6

刻槽压杠

在修好的土坨上刻竖槽,待包装完成后,于竖槽位置压放木杠或铁管,外缠钢丝绳并收紧把木杠或铁管压进槽内的包装操作。

2.7

脖绳

吊装吊卸时绑缚在树干上的吊带环。2.8

兜底穿干

吊装和吊卸时,用两根吊绳兜住土坨底部,两端穿过脖绳挂于吊钩的吊装卸操作。

DB13/T1572—2012

2

3移植树木的选择

3.1基本要求

植株健壮,无明显机械损伤,树形符合设计要求,吊装及运输机械能够到达所移植树木的现场。

3.2建立树木卡片

内容:树木编号、规格(胸径、树高、冠幅、树形、树相、树势、分枝点高度等)、树龄、生长状况、树木所在地、移植地等内容。选定移植树木后做出明显的标记,同时采取挂牌、编号并做好登记。

4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4.1移植施工方案

4.1.1移植树木的规格、数量。

4.1.2移植程序:a)前期准备工作;b)移植时间;c)起苗;d)运输;e)装卸;f)定植方案。

4.1.3质量、安保措施,包括:根系保护、促根技术、运输保护、支撑固定方案、后期养护管理。

4.1.4安排机具设备、各工序协调、现场维护措施。

4.2环境调查

对所移植树木生长地及栽植地的四周环境、土质情况、地上障碍物、地下设施、运输路线路况及低空障碍等进行详细了解,对栽植地的气候和适应性做详细调查。

4.3断根处理

确定所移大苗大树大树后,在大树移植前1~2年,将根系按预定移植时的标准,环绕树杆挖宽60cm

~80cm深60cm的沟,将根切断并做生根处理,再还回松散的营养土。

~

5起苗(树)与包装

5.1软包装土坨挖掘

5.1.1土坨大小

土坨直径不小于胸径的8倍,土坨高度为土坨直径的2/3左右。5.1.2挖掘前的支撑

挖掘前用拉线或支杆将大树三角支撑稳固。

5.1.3放线

以树干为中心,按土坨直径画圆为土坨范围,圆外60cm~80cm处为操作沟范围。

5.1.4开挖

挖时先去除土坨表层杂物,在操作沟范围内挖至规定深度。遇粗根必须用锯锯断再削平,不得硬铲。地形不规则或偏冠树可挖偏坨。

DB13/T1572—2012

3

5.1.5修坨

用铁锹将所留土坨修成上大下小呈苹果型。土坨大于1.8m时在修好后的土坨上沿树木生长方向刻出深、宽各为8cm的沟槽6~8个备用。

5.1.6收底

土坨留底为直径的1/3左右。收底时遇粗大根系用锯锯断。

5.1.7打包

5.1.7.1土坨修整

去除土坨表面杂物,平整土坨上表面。

5.1.7.2缠内腰绳

用浸好水的草绳于土坨腰部缠绕、抻拉、拍打同时进行。腰绳宽度为土坨高度的1/5左右。或视土坨土质而定,土质较软缠宽些,土质硬缠窄些。

5.1.7.3开底沟

在土坨底部外沿挖一宽5cm~6cm环形横沟。5.1.7.4包裹缠绕

用草片将土坨包裹,简单绑缚固定。然后将草绳一头固定在树干上,以树干为轴绕土坨斜肩缠绕两层,第一层与第二层交叉压花,土坨上沿草绳间隔为8cm~10cm。土坨底沟内草绳要顺序排列。草绳缠绕、抻拉、敲打同时进行。

5.1.7.5缠外腰绳

方法参见5.1.7.2。外腰绳宽度为30cm~50cm,或上下两道。腰绳围好后用草绳将腰绳上下斜拉绑紧。

如图1。

图1标准的软包装土坨

DB1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