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111-202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规范.docx
ICS13.020.01CCSZ09
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2111—202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2021-04-12发布2021-07-12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T2111—2021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目标、原则和要求 2
5工作流程 3
6收集资料和实地调查 4
7监测方案编写 4
8监测点和监测网布设 5
9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 5
10数据采集与记录 6
11数据预处理与保存 7
12数据分析与成果编制 7
附录A(规范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问题现状调查表样式 9
附录B(规范性)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监测方案编写提纲 10
附录C(规范性)监测点类型符号 12
附录D(资料性)生态环境监测数据记录表样式 13
附录E(资料性)生态环境监测成果报告提纲 14
DB41/T2111—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路德富、田东升、张永福、徐书奎、画玉省、张雪伟、马鹏远、戚赏、曲鹏举、王西平、程宝成、范余敏、李宁、张进宇、曹芳芳、黄志强、庞玉娟、郑丽珍、贺金波、高帅、张林科、陈清、郝玉昭、祝彦婷、胡利芳、睢栋超、翟江伟、杜飞、杜真、孙丹芳、王海荣、任金鑫、尚建阁、张洁芳、王帅杰、冀卫平、邢燕秋、李爱勤、沈泽南。
DB41/T2111—2021
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的目标、原则、要求、工作流程、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监测方案编写、监测点布设、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数据采集与记录、数据预处理与保存、数据分析与成果编制等方面的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行政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的建设、监测、评估、认定、核查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20465—2006水土保持术语
GB/T30363—2013森林植被状况监测技术规范
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DZ/T0190—2015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1:50000)
DZ/T0287—201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
HJ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2—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T164—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23—2011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LY/T1952—2011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LY/T2241—2014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规范SL277—200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山水林田湖草
山水林田湖草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而实现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3.2
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DB41/T2111—2021
2
应用多平台、多时相、多波段、多源数据等对生态环境各要素时空变化进行动态监视与探测,是生态环境对自然变化、人类活动、治理工程等做出反应以及评价的依据,是生态环境时空格局变化的度量。3.3
监测区
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动态监测的区域。3.4
生态监